財經專題:天價洋房新盤湧現

財經專題:天價洋房新盤湧現

自2003年引入內地投資移民後,受到這批新購買力追捧,天價豪宅連番出現,尖沙嘴凱旋門天際獨立屋曾創出建呎逾3萬元的全亞洲分層新高後,似乎只是一個開始,及後西半山天匯一個高層單位更以建呎7.1萬元創下當時全球呎價新高紀錄,不過這個紀錄因單位撻定後,寶座被太古地產(1972)分拆出售的東半山司徒拔道OPUS搶去。
過去以地段取勝的山頂及南區,傳統上缺乏優質洋房出售,但今明兩年將有多個大型洋房類超級豪宅落成,隨時造就另一個天價豪宅。
記者:蔡家儀

施勳道37號 每座估值超過5億元

過去以地段取勝的山頂及南區,傳統上缺乏優質洋房出售;圖為南區壽臣山。  資料圖片

新地(016)郭氏家族早於1993年,以1.23億元買入山頂施勳道37號Seapower Villa,原址建有8座獨立屋,郭氏家族一直作長線收租用途,其後補地價重建,改建為7幢洋房和1幢休憩設施樓宇,獲批總樓面約2.49萬方呎,寬免樓面達其1.44倍。物業於2012年初完成重建,全部設有私人泳池及內置電梯,由施勳道37號分拆成施勳道35、37、39號及種植道42號。
該盤重建後仍然出租,每幢叫租48至50萬元,其中一幢B號屋,實用面積3,607方呎,去年中以月租約38萬元租出,實用呎租105.4元,較叫價月租48萬元,勁減約兩成,反映同區租務市況受壓,加上現時山頂黃金地段新盤稀有,不排除因應市況轉租為售,保守估計每座洋房市值逾5億元,總值超過35億元。
山頂施勳道曾被外國傳媒評選為全球最貴住宅街道排名,當時同系倚巒創造奇蹟,建築呎價高達6萬元。區內物業多為城中富豪和外國權貴持有,包括退任為會德豐(020)高級董事吳光正、卓能集團(131)主席趙世曾、世茂房地產(813)主席許榮茂,以及大生地產(089)馬氏家族等,較為人所熟識。

新地把山頂施勳道37號重建後,分拆成施勳道35、37、39 號及種植道42號。

Twelve Peaks 呎價有力闖全港新高

新地(016)於2006年12月以每方呎樓面價42,193元、較底價7.68億元高出1.43倍、約18億元投得的加列山道12號地皮,已發展成12幢洋房的Twelve Peaks。
據發展商於一手新例前曾透露,洋房建築面積由6,000至9,700方呎,隨着去年底多個洋房新盤以高價成交,發展商定價必更加進取,加上現時新盤統一以實用呎價計,該盤呎價有力挑戰同區由周星馳等人持有的普樂道10號,其中一幢洋房曾於2011年以實用呎價約13.4萬元成交的紀錄,成為全港呎價最高的超級豪宅。
新地早於2012年為該盤命名,惟一直未正式推出,直至較早前再度傳出,項目有望今年農曆年前後以現樓形式發售。據悉,項目分A、B及C三種不同戶型,為區內少有的新供應。物業可享開闊的港島南區海景,而距離山頂廣場及凌霄閣等亦只需10分鐘。
Twelve Peaks前身名為山頂樓,原屬政府宿舍,地皮面積約79,148方呎,可建樓面面積42,661方呎。新地向來打造超級豪宅神話,今次能否打破新紀錄,短期內便可揭曉。

Twelve Peaks有力挑戰普樂道10號天比高洋房呎價紀錄。 黃耀興攝

大潭道45號 7幢臨海洋房享靚景

由樂聲電子(213)持有的大潭道45號項目,業主購入後多番向城規會和屋宇署等提交發展方案和修訂建議,期望在佔地約3.24萬方呎的低密度發展用地上,興建7幢洋房。
申請終於2012年底獲准,可建7幢3層高洋房,可建樓面約29,269方呎。發展商年前表示,料可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取得滿意紙,但現場所見仍在施工途中。
據區內地產代理表示,大潭道一直鮮有新盤供應,惟暫時仍未知該批臨海洋房出售或收租。
該地原建有1座獨立屋,命名為Longview,由Sturgeon Investment有限公司在1986年以1,010萬元購入,業主為外籍人士Douglas William Meikejohn Fergusson。
於08年曾推出放售,終於在09年底由樂聲電子與一外資基金以合營公司購入。
在2012年8月,樂聲電子以2.5億元,購入合營公司餘下50%成為單一業權。

大潭道45號由樂聲電子發展,臨海而建,但現場所見仍然在施工途中。

普樂道8號 前領事屋改建兩大宅

由菱電持有的山頂普樂道8號前法國領事屋,屬二級歷史建築物,菱電去年7月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由0.5倍增至0.548倍。申請於9月份獲該會通過,附帶條件是保留物業前面外牆及露台等部份,以保育兩幅具歷史價值的外牆,其餘可拆卸重建。
據資料顯示,地積比率放寬後額外增加約1,100方呎樓面,總樓面約1.23萬方呎,以重建兩幢分別樓高3至4層的大宅,項目前身洋房樓面僅約7,676方呎,尚未用盡地積比,現可建樓面增加至1.23萬方呎,即較重建前的樓面大增約六成,預料市值達10億元。
普樂道8號於1981年前由法國政府以約4,400萬元購入,作為駐港總領事官邸,不少外國使節亦曾到訪,直至2011年,法國政府委託測量師行暗盤放售,最終由菱電胡法光家族,以5.8億元投得。大宅於2010年被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現場所見,上址雖然殘舊,惟外貌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如屋頂及外牆均具有歐洲色彩,從外觀看仿似一座小堡壘。

普樂道8號於1981年由法國政府以約4,400萬元購入,曾一直作為駐港總領事官邸。

會德豐五洋房盤蓄勢待發

【擬今年推】
2014年新地(016)於山頂及南區各有洋房新盤蓄勢待發,向來是山頂大業主的會德豐(020)也不遑多讓,連同合作發展的聶歌信山項目外,另有4個重建項目,包括種植道1號及11號、山頂道77號、加列山道63號,總共可重建為41座洋房,最快2014年開售。
種植道1號將發展為20座3層高洋房,以及1座住客休憩設施,總樓面約9萬方呎。物業於96年以5.7億元向張祝珊家族購入,後重建成豪宅,02年落成後一直出租,提供40個分層及8個複式。種植道11號可重建7幢3至4層高洋房連住客休憩設施等,總樓面逾4.63萬方呎。物業原提供約16伙面積約2,200至4,200方呎的分層豪宅,並於2001年入伙。
山頂道77號重建項目早年已完成約2.8億元補地價,現正進行拆卸工程,將建8座獨立屋,每座面積介乎5,000至8,000方呎。地盤佔地約7.67萬方呎,原本為系內收租項目天祥大廈,屬1幢7層高的出租住宅,地盤面積約7.67萬方呎,發展商以0.55倍地積比率重建項目,總樓面約4.22萬方呎。
加列山道63號獲批出重建成6幢3至4層高洋房,以及1幢7層高分層住宅,總住宅樓面約4.2萬方呎。

今季料一手主導

【延續強勢】
由於去年政府堅持「不撤不修」直接影響豪宅交投的雙倍所花稅(DSD)、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 2)等,中原豪宅STATELYHOME山頂南區董事何兆棠表示,二手買家及業主因為入市成本高昂,令態度轉趨審慎,不敢輕言入市,該區首三季成交量節節下降。
然而,第四季發展商以低市價兩成推售一手盤,作為稅項補貼,才成功吸納買家,令交投量稍為反彈,不過該區全年交投量及成交金額均於低位徘徊。
業主相較去年更有去貨意欲,願意議價,本地富豪重拾入市信心,更樂意為子女置業,以分配資產。
另外,新地(016)加列山道12號及赤柱村道50號各12幢獨立洋房將有機會於2014年限量推出巿場,為市場帶來正面消息,勢將掀起新一輪換貨潮。
同時,美國加息周期影響暫未浮現,本港2014年將繼續受惠低息環境及中國經濟增長的優勢,預測首季繼續以一手物業主導,成交量與第四季相若,屬平穩向上,估計新一年二手洋房成交比例按年增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