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願景:名人賀年大筆一揮馬年願景

馬年願景:名人賀年
大筆一揮馬年願景

馬年伊始,祝各位新年快樂、事事如意!
踏入新一年,不知大家的願望是甚麼?世界和平?樓股齊升?還是政通人和?來自不同界別的名人,都有他們的新年願景,希望以簡單幾筆,訴說他們的新年願望。
有哪一個和你所想的一樣?
記者:專題組 攝影:攝影組(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梁家傑:毋須事事問阿爺

早陣子跟公民黨主席余若薇談她的嗜好書法,席間聊到「同黨」黨魁梁家傑也寫書法,感覺上余大狀女兒家寫出了一股粗獷佬味的瀟灑,反而梁大狀的書法齊齊整整,滲透着女性的秀氣。這觀察記者沒有告訴梁家傑,他本人在揮毫前已事先張揚問記者:「你見我寫揮春,字體是否很女仔呢?」
寫「馬到功成、一本萬利」這些年年一樣的賀詞未免也太行貨了吧?梁大狀竟然玩食字,揮毫寫了一張「萬事(毋須)聖意」作為他對馬年香港的願景。梁家傑眼見近年梁振英政府事事都要請示北京,長此下去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將有名無實,故希望乜營物營香港營都要有番主見,屬於香港內部事務的,就毋須請示阿爺了。

蘇周艷屏:寄望年輕人前程錦繡

女兒張蘇嘉惠的工作間裏早已放好墨寶,蘇太隨手執筆,氣定神閒,寫上「馬到功成,豐盛人生。」揚一揚揮春,她說:「自從初中畢業後,工作到今年80歲,一下子還未習慣退休生活。幾十年未有空檔執筆練字,幸好字還能見根基,算可以。」蘇沒有跟過大師習書法,書法都是小學時中文課學習的。蘇太憶述:「三、四十年代就讀英華女校,中文功課都是用毛筆書寫。那時中文老師字寫得秀麗,溫文儒雅,出口成文,會教你字如何裝字、分配,如何寫得四平八穩。出來社會做事,文件都用毛筆書寫。」蘇太年輕時創辦印刷公司,八十年代尾當過立法局議員,一直工作至頭髮斑白,其女笑說:「那時公司請來氣功師傅教她氣功,她總是分身不暇,打發員工應付師傅,怎有時間練字?」蘇太即回應:「現在你替我請老師吧。我的願望?都七七八八了,但願世界和平,人人願望成真。現在社會環境令人心不安,以前社會和諧,我們都能在事業上不斷向前跑,希望後代能前程錦繡。」

前立法局議員,BBS太平紳士,新洲印刷集團創辦人,甲子書學會名譽會長。

林天行: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

林天行愛大自然,「隱居」在種滿大大棵的綠色植物,中間還擺着各式各樣青蛙擺設的工作室裏。笑咪咪,心境平和得像尊佛的他,在樹林中沏茶,慨嘆2013年的香港,充斥怒氣與爭執:「年尾都要來一件虐傭事件,太多不開心的事了。港人向來都是勤勞、樸實、包容、慈善、謙卑為懷,我們應繼續發揚這種精神。」他以「和氣致祥」贈港人:「『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願香港在新的一年裏『和氣致祥,萬事如意。』」「和氣致祥,喜神多瑞」出自明代洪應明著的《菜根譚》,書裏糅合釋、道、儒三家思想,是處世三大奇書之一。

國際藝術交流協會主席,香港新派水墨畫代表,以水墨描繪本土特色風景如小巴、屋邨與招牌,畫作呎價二萬元起。

徐慶平:祝賀馬年順境

徐悲鴻的兒子徐慶平,是唯一「子承父業」的大師子女。四歲時父親已手把手地在石頭上以水教徐慶平寫字,教他寫的第一副對聯:「拔山蓋世之氣 長河大海為辭」他還記得清清楚楚。從沒要求子女要承繼衣鉢的徐悲鴻,更特意找齊白石替兒子刻了一方印章,曲線鼓勵他寫字畫畫,徐慶平在三十歲後才得悉父親心意,努力創作以不負父望。
早陣子他應香港屯門市廣場邀請出席徐家三代藝術展,除即席教小朋友畫父親最擅長的水墨馬外,還揮毫提字「福駿齊來賀馬年」,祝賀馬年順境。

畫家徐悲鴻兒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

鄔滿海:多建房屋樂安居

鄔滿海練習書法近廿年,曾跟隨著名書法家錢開文、范誠忠、曾廣才及燑紹燦學習書法,去年更參加甲子書學會舉辦的會員作品展。
在房屋署工作廿八年的他,從1967年加入差餉物業估價署物業估價助理,直至2005年退休(當時為屋宇署署長),結束三十八年公務員生涯,現擔任房協主席,多年來的工作與房屋有關。
因此,邀請鄔滿海題一句給香港的話,他以草書寫上「齊心建未來」這五個大字,希望多建房屋解決居住問題,讓每個香港市民能安居樂業,另一意義更廣,身為「梁粉」的他願香港人能夠齊心為香港。鄔滿海寫好書法後,用宣紙裱起才帶回房協總部,要求秘書以紅色卡紙托底及裝上畫框,掛在房協辦公室。

香港房屋協會主席,前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前屋宇署署長。

蔡炎培:多活十年享弄孫樂

「還下着離離的細雨 又是聖嘉勒近夜的晚鐘 為誰燃點了一根銀燭?你輕輕地掩門,走了。」蔡詩人穿着厚厚的棉襖,在家樓下的公園朗讀自己早期的詩作,「這是我第一首被公認為好詩的作品。還記得當天回母校培正中學拿畢業證書,經過加多利山的天主教堂,一位白衣少女燃點蠟燭,給我靈感。彌撒,有奉獻之意,詩就是一種奉獻。」蔡詩人一生獻給文字,文以載道,詩以載情,字見風骨。「我從未習書法。少時因母親信奉道教,對扶乩的書體情有獨鍾,加以我個人氣質的表現,練成這種書法風格。」有何氣質?「怎說?不算冷漠吧!」他笑言,「書法要隨心靈而變化,每一位作者都有他的真精神。你看我的字從未變,因始終如一。」當天步出校園,今日他又站在校門外。「這幾年拖着孫兒的小手送他上學去,感到生命很過癮。但願能多活十年,見證他的成長,我今年79歲喇!」語畢,回家去。

香港詩人,認為書法表達一位作者的真精神。少時愛扶乩的書法字體,自學成派。從不贈書法,作風低調。

李垂誼:更多美好音樂

說起古典樂,定必配上衣香鬢影的古典音樂廳。13歲已被邀往紐約演出的大提琴家李垂誼,因為覺得:「古典樂與歷史密不可分。外國音樂家,都愛利用祖家的獨特環境,或歷史建築做演奏場地,讓觀眾聽得更投入。」
去年在港辦「樂誼國際音樂節」,打友誼牌召來國際頂尖音樂家,在香港古建築前演奏,還與年輕音樂家、學生們Jam曲!但他還有另一個夢想,就是在太平山頂,坐在開篷巴士上,以維港夜景做演奏舞台,與本地及國際名師們一起演奏,所以今年他對香港的期望是:「Happy New Year of the Horse!I wish lots of beautiful Music for Hong Kong!」

香港著名大提琴家,被權威音樂雜誌《留聲機》讚揚成「奇蹟」,垂誼樂社藝術總監。

靳埭強:同求多福 互相包容

靳埭強(靳叔)寫下馬年願景,特別強調「同求」二字:「同求很重要,人人未必一樣,我在創作時存異也要求同,所以希望同求多福,互相理解、包容,共同求取更多的福氣。」
這天他剛從台中回來,過去一年,他在台灣、韓國等亞洲地區參加設計交流,更覺昔日四小龍之首的香港如履險境:「回歸以來很多事情教我覺得香港停滯不前,處境艱難。」當台灣推動創意產業成為國策,香港的西九還是毫無寸進。
靳叔也指出身心康泰的心,指的是心地、關心、關愛:「要愛及他者,包括世界萬物世界和平,環境無污染,安定健康很重要。」

香港設計大師,與劉小康、高少康合組靳劉高設計公司,設計融合中國文化元素,屢獲設計大獎。

歐陽乃霑:看盡浮華 懶理紛爭

香港本土培養的第一代著名畫家歐陽乃霑是歐陽應霽的父親,幾十年來以細膩筆觸,畫出香港數十年來的變遷。今年已八十多歲的他仍然不願放下畫筆,但因年紀大眼睛不好很多時間改為寫書法自娛,洋洋灑灑的筆觸都在表達他的「心經」,經常用的一方印是他在石頭上親自篆刻的「八十後」,落款署名「阿沾」,幽默生鬼。
新年伊始,他以一張寫有「天趣偶從言外得 古香常在靜中生」來形容自己的心態,不是在公園寫就是埋首工作室作畫、寫書法,很多時到了晚飯時間也不願回家,一支筆、一張紙就是他找尋樂趣的天堂,也懶得理會外面的世界紛亂無常。

香港著名畫家,曾任教香港美術專科學校、嶺海藝術專科學校等,2008年獲香港政府授予榮譽勳章。

華戈:互讓一步添和氣

華戈每年春節前必於旺角砵蘭街寫揮春,今年太忙缺席。他的2014願景是「和氣生財」,想起他題字的《黑社會以和為貴》,中國人最重視和氣,他說:「中央不要管束太緊,香港人不要吵得太兇,互讓一步,和和氣氣。」今年接下的揮春定單,身體健康、世界和平佔大多數,過去一年每每經過旺角西洋菜南街,看到建制及泛民兩派集會,以他在砵蘭街擺檔數十年,見慣黑社會打人:「現在兩幫人都穿着斯文,嘈喧巴閉,動手動腳。但『蘭花系』、『調理』等字,即使不說出口,小孩子看到文字也不好。」
香港歷代都有新移民湧港,他於1979年來港時也是新移民:「大家早一步遲一步來而已,現在不能硬碰,若驚動解放軍,那時更差!」

李雪廬:變幻年代 處變不驚

隱居於大嶼山的無綫電視開台元老李雪廬,近年深居簡出,天天不是練太極就是寫書法,寫的是不按章法的「李氏狂草」,狂到一個程度甚至用上硬如掃把的茅龍筆去寫,令飛白更狂野而擺脫柔弱委靡,似足他率直個性。寄語香港新一年,他寫了一個「幻」字,意味香港未來發展存在未知數,香港人處於變幻的年代,至於是「以不變應萬變」,還是「沉着應變」,各位請自行從字裏行間領悟吧。

著名廣告、傳媒人,無綫電視首位業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