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章周也收藏 - 張傳倫

蘋果樹下:章周也收藏 - 張傳倫

文友送了一本《百花文藝出版社》十年前發行的開本很大的《魯迅珍藏漢代畫像精品集》一書,兩個月前的事了,當時匆匆瀏覽一遍,所藏數量可觀,達六百多件,原石精美拓工精良的卻不多,約略只佔總數的百分之三四十,老實說很有幾件即使今日看來,也無甚收藏價值,我忽然想到,倘使魯迅當年筆頭子稍加勤奮,跋上幾行文字,那還了得!傳之於今,巨大的文物價值經濟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這本畫像拓片集中會不會收錄漢代畫像石刻的無雙絕品「漢君車畫像石刻」的朱砂拓片呢?遺憾,沒有。留意此事乃因寒齋大廳八九年來一直懸掛的就是「漢君車畫像石刻」拓片,原裝老裱品相超好,妙在有清季書法家且為當時最好的收藏鑒賞家褚德彝松窗先生的三個長跋,透露的有關史料之珍罕,當代漢畫像石刻及陳介祺的研究專家也大多不知。褚德彝玄鑒精審,時人得寶,拜求松窗一跋,不吝厚幣謙辭,期許為名物。然此老架子很大,東西稍差一點,碼再多的銀子也沒用,任你怎麼求都不題,北京、台北故宮博物院好多好東西上都有他的題跋。褚歿後,才輪到另一位收藏鑒賞大家吳湖帆來跋,算是晚輩了,但凡見到這二位的題跋,省省心好了,東西不用細看,準是真的,玩好東西向來很舒服的。
我格外喜歡這幅朱砂拓,陳介祺一生主拓各類金石拓片十萬張,分送當時金石名公如吳愙齋端午橋之流,唯獨特別矜貴這塊漢君車畫像石刻,據《簋齋研究》一書的作者考證此石陳介祺倩良匠撲朱砂精拓僅僅五張,首都圖書館藏一張,嘉德累年共拍出三張,以寒齋雅藏最稱精美。陳介祺鈐蓋四枚圖章,「簠齋藏石」、「君車漢石亭長」、「文字之福」、「海濱病史」。
圖章好、鈐蓋位置好、最好的是陳大人沒上手跋題他那一筆像是捏着柴火棍寫的也似柴火棍的篆書,學問這麼好,精擅訓詁,字怎麼偏愛寫成這樣。想陳大人當年屋場試帖的那一筆小端楷,何其俊秀。足能證明書家之字只朝兩個方向發展,要麼越寫越好要麼越寫越壞,後者居絕對多數,反之則人人皆可為羲獻了。
《魯迅珍藏漢代畫像精品集》,好幾件拓片無論從哪幾個方面看,我都不明白有何收藏意義?原石漫漶缺泐,拓相一塌糊塗,也許魯迅就是魯迅自有他的取捨。他的老師章太炎先生收藏一件明代青花瓷說來更怪,竟是一隻大夜壺,據說還是官窯,夜壺是舊時人家床上被褥間物,多為銅瓷質地,有入口為男士溺器,夜裏天冷不必下床,探入便可小解,此物得之過程亦頗有趣,有人求太炎寫一篇壽序什麼的應景文章,夫人已收了錢,章大師不管這個,不想寫就不寫,主家催得急,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你家裏有什麼好玩的古董?有,送一件給大師,大師一見喜歡,事許可成,轉天便捧來了這隻夜壺,家人一見就搖頭,既然拿來了好歹還是給大師過過目,沒成想太炎先生見此一隻青花碩大夜壺,還是明朝的,賞用皆美,意下竟很喜歡,老夜壺當晚便棄之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