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絮語】逢周四刊
香港市民一向熱心公益,數十年來均如是,而且行善的不獨是富有人家,即使普羅大眾,只要口袋裏有點餘錢也樂於捐獻。雖然捐款數目未必巨大,但集腋成裘,透過慈善機構或特定基金便幫助了不少有需要的人。
值得讚賞的地方是,港人的捐助對象除了本地外,內地也是主要受惠地區,當發生不同災難時,例如風災、水災、地震等,港人往往馬上回應,絕不拖延。香港人的善心隨處可見。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不同慈善團體在每周六及周三賣旗籌款時,途人只要遇見賣旗義工向他們招手便馬上掏錢捐助。
籌款的方法多不勝數,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協助不同組群而舉行。最廣為港人熟悉的有步行、義賣、慈善晚會、電影首映、音樂會、網上捐款、或放置捐款箱於商店等,形式林林總總,應有盡有。
前兩年開始,筆者曾在一些提供青少年服務的社福機構,嘗試在農曆新年期間推行「一人一利是」的籌款方式,反應不錯。也許你會說:這樣並不能籌得大額捐款。此話不錯,但募捐對象卻拓展至兒童及青少年,而且每年都可舉行。
經驗所得,呼籲兒童捐出一封利是並不難,有些更捐出多封,身為父母的也樂於贊助。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轄下有不少專戶,除了《蘋果日報》每月定期捐獻外,亦得到不少善長襄助。際此新春將至,讀者們會否響應筆者的呼籲,每人捐一封利是給蘋果基金?
撰文:資深社會工作者陸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