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話題】NBA專用籃球印上有關兩人的印記,一是湖人名宿謝利韋斯經典的運球剪影,另一是總裁史坦的簽名。掌管NBA已30年,71歲的史坦2月1日將光榮引退;NBA由史坦經營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籃球、甚至職業運動聯賽,米高佐敦、拜恩、勒邦占士,幾乎沒有一個籃球迷不識,但為了造星卻犧牲了公義,既有功亦有過,絕對是NBA最具影響力的高層。
由法律顧問到副總裁,史坦在1984年代替奧拜恩當上總裁,接上個燙手山芋;當時NBA內憂外患,內有球員吸毒問題嚴重,薪酬制度令強弱懸殊;外是籃球在美國國內重要性,始終及不上美式足球、棒球等傳統運動。
時勢造英雄也好,英雄造時勢也好,史坦主持第一個選秀大會,就出現了4位傳奇巨星:狀元奧拉祖雲、第5選巴克利、第16選史托頓,最重要是第3位、由公牛選中的「籃球之神」米高佐敦。
佐敦在籃球場的英姿,配合Nike廣告攻勢,很快已成為美國以至全球的巨星。NBA在美國地位提升,史坦也絕不自滿,開展全球化,第一步乘全NBA巨星,包括佐敦、魔術手莊遜、大鳥布特等出戰1992年奧運,藉機宣傳,取得空前成功。
功──開闢海外市場
開闢世界市場勢在必行,1995年溫哥華灰熊及多倫多速龍,成為首兩支非美國本土NBA球隊,而各隊亦力爭海外球員,中國的姚明、澳洲的保格、意大利的巴蘭尼,不斷成為選秀狀元;上年明星賽,全球多達215個國家及地區直播,NBA上年收入高達60億美元(約466億港元)。
在2002年選秀會,成為首位中國狀元的姚明,也決定於今年明星賽期間到新奧爾良,參與史坦榮休儀式。現時已轉到商界發展的姚明,對史坦的功勞亦推崇備至:「在我年輕時代,中國球迷很難接觸到NBA,別說買一件球衣,看一場NBA電視直播也很難,但現在各大電視台已有直播,隨便找個中國人,也能說出拜恩、勒邦占士等名字。」
過──執法偏幫球星
比較全球另一最受歡迎的運動──足球,史坦也明顯較接受科技協助執法,引入慢鏡重播等技術,但其造星大計,也被指運用影響力改變球證執法。始終,NBA倚賴球星營運,佐敦退休後,拜恩、獲迪、勒邦占士等常被指獲球證特別眷顧,經典例子為2002年西岸決賽,湖人對帝王的「球證門」。
另外,他也被指過份保護資方利益,間接令球員在1998/99及2011/12球季兩度罷工;當然作為一個商業機構,史坦為NBA有一個長期健康的營業環境,也是無可厚非,但也反映了,NBA已不是單純的籃球比賽。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