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大家分享了對於香港八十後我們這一代(起碼是我個人)來說,人生中影響最深遠的五段歷史事件,今期延續剩餘的五件。
6.香港回歸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結束香港長達155年的英國殖民地身份。97年我還在英國讀書,那年暑假我專程回港,是為了慶祝回歸,當時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打算,感覺香港氣氛有些緊張。記得七一回歸那天塞車塞到癲咗,我約了朋友在中環午飯,打算離開回薄扶林寓所時,見的士站大排長龍蛇餅打了一圈又一圈,卻久久不見一架的士,於是我去了皇后像廣場搭巴士,等巴士等了個半鐘,或許是那天吸多了汽車廢氣,回到家裏就病倒了,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聽着電視播映慶祝回歸的新聞。回到英國後,很多朋友感嘆和傷感香港回歸了,並向我打聽香港當天的情況,我說我病了,所以沒甚麼感覺。
7.沙士疫潮
2003年上半年香港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造成1,755人染病,299人死亡。香港近年最嚴重的瘟疫,相信大家對事件仍歷歷在目。沙士對香港社會、政治和經濟都影響深遠,政府實行了多項政策,香港在中央支持下開放內地自遊行,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大多條文是在該年簽訂,目的是讓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成為中國面向世界的經濟窗口。香港經濟是繁榮了,但貧富懸殊、地產價格上升等社會問題因而衍生。對於我來說,其實很懷念沙士期間香港人注重衞生,勤洗手,街道十分整潔,有感冒大家會戴口罩等人人自律的社會現象。
8.Facebook誕生
2004年Mark Zuckerberg與室友創立Facebook,最初只是給哈佛學生使用,剛向外開放時也要由舊會員邀請才能加入,我早於2004年已在堂家姐的邀請之下成為會員,算是很早期的一批。初時Facebook的遊戲很簡單,大家只是貪新鮮而爭相試玩,到現時Facebook已擁有近20億用戶,成為一個偉大的社交網絡平台。Facebook紀錄了我人生很多的重要時刻,同時也讓我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保持着聯繫,讓我不能忽視它的重要性。
互聯網由90年代開始流行,2000年科網股爆破,到現時Apple和Google成為世界最有價值品牌的第一和第二位,中國的騰訊、阿里巴巴、新浪等也成為炙手可熱的品牌。雲端服務的發展,更讓互聯網成為全球化的中樞神經系統,資訊得到全面流通,揭開了嶄新的另一個時代。
9.亞洲金融風暴與環球金融海嘯
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使香港的股票和房地產價格急降,大量業主成為負資產,燒炭自殺個案頻生,香港人因此吸取了很大的教訓,不少人對於地產和股票的投資價值重新定位。2007年美國房地產巿場泡沫爆破,引發次按問題,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歐美多家銀行爆發財務危機,各國中央銀行紛紛實施「量化寬鬆」,導致貨幣購買力大減,引發通貨膨脹,熱錢流入香港房地產巿場令樓價瘋漲,最終導致政府出雙辣招壓抑房地產價格。希臘和愛爾蘭破產,不少歐美人開始質疑資本主義是否仍然行得通,我早前也有感而發,寫了幾篇關於金錢和人生的文章。
10.奧巴馬連任
對於很多人來說,2008年奧巴馬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是重大事件,其實那年大家知道民主黨一定會贏,那時香港人似乎支持希拉莉多些。奧巴馬的功過,歷史自然會有評論,對於我來說,2012年奧巴馬連任比他當時來得更有意義,因為他是首位公開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美國總統。
奧巴馬來自單親家庭,父親是黑人、母親是白人,他是外遇之子,母親再婚下嫁印尼人,奧巴馬由外婆帶大,這樣複雜的家庭環境造就了一代總統的出現。因為奧巴馬,我知道了美國兒童院不少小朋友長大後從政做議員,兒童院不單會教兒童知識,還會教導實用的人生工具,例如為想從事飲食行業的兒童,提供餐廳實習機會和訓練營商之道。這些訊息讓正在經營相信愛慈善基金的我,感到更有衝勁和動力,希望能出一分力,培養一些香港兒童成才,也讓他們懂得將來要回饋社會。
此外,今天是年三十,最幸福的莫過於能和家人齊齊整整食團年飯歡享家庭樂。儲備能量的蛇年即將成為過去,讓我們一起迎接蓄勢待發、朝氣勃勃的馬年。
Profile:
趙世曾女兒,卓能(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慈善機構相信愛基金創辦人,愛好駕駛直升機。( http://www.facebook.com/foundfaithin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