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去理髮。理髮的時候跟髮型師阿鴻聊天,問他年卅晚幾點打烊?他說照平時一樣,晚上七點鐘收舖。
以前不是這樣的,阿鴻說,以前年卅晚上一直有客人來,一直做下去,試過做通宵。這樣的日子,阿鴻過了三十年,三十年沒有回家吃過團年飯,人家吃團年飯的時候,他在舖子裏匆匆以杯麵裹腹。那時候,多晚都有人來做頭髮。
我說以前上海也一樣,年卅晚上,吃完團年飯,女人們就去理髮店做頭髮了。小時候,那一天晚上要找姑婆,就去理髮店,她一定在那裏燙頭髮,坐在熱氣騰騰店堂裏,頭上頂着一個馬桶似的老式電髮器,電髮器裏有很多通紅的電熱絲,樣子特別古怪。以致到今天,一聽女人電頭髮,我就會想起那個「馬桶」。
現在,大家生活習慣不同了,許多人年卅已經在外旅行,即使留下香港的人,也都趕在年尾那幾天把頭髮做了,有個乾凈俐落的新髮型過新年,看起來人也精神些。所以阿鴻在這一段時間很忙,忙完了,到年卅晚上準時收舖,安心回家吃團年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