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會帶來快樂的謎底終於解開。美國最新研究發現,購物比只看不買的櫥窗購物,帶來多兩倍快樂,原因是有得揀。消費者精挑細選,然後打開銀包購買,得到更大的話事權,從而趕走憂鬱。
美國密歇根大學將一批男女分為「揀完才買」及「只看不買」兩類消費者,要求他們在拖鞋及耳筒等12項產品中選購4項。調查發現,「揀完才買」的群組中,有79%參加者覺得有得揀,話事權大,相反,「只看不買」群組中,只有2%人感到有話事權,前者是後者近40倍。
該項獲《消費者心理學》刊登的研究指出,過去研究僅指出,購物令人感覺良好,購物時比喪拼前傷心度減少,但心理學家對購物的認識,僅流於購物有助打發時間、分散注意,對「購物療法」成效仍知之不詳。
購物療法有效用
因此,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不僅為購物療法平反,提出購物療法不是無聊、浪費的消費行為,而是有一定積極作用。消費者透過選擇,增加對周圍環境的駕馭能力,令自己從憂鬱中重新振作起來。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