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及其後的海嘯和核災難,為災區帶來深遠影響,尤其是容易受到衝擊的兒童,更是身心健康都受損。核災除可令兒童增加患癌風險外,更有1/4經歷海嘯的幼童,因有暴力或冷漠等行為問題,需要輔導。災區兒童心理失常要治療的比例,是非災區的三倍。
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及東北大學等多間大學及團體聯手,在311後一年半,即前年9月起,至去年6月間,對岩手、宮城、福島三縣178名幼童進行訪談。311時該些兒童3至5歲,正就讀幼兒院。
因目擊海嘯 跟父母失散
研究員以國際認可的「兒童行為檢核清單」進行評核,結果發現不少兒童有暈眩、惡心、頭痛等情況外,更有暴力、罵人或是沉默冷漠等異常表現。
兒童受打擊,原因主要是「目擊海嘯」(43.9%),還有「曾和父母失散」(38.9%)、「住過避難所」(30.7%)。另外,家園被毀、目擊火災,以及有親人或朋友死亡,通通都讓小朋友心理蒙上陰影。
受訪兒童當中,25.9%需要接受精神治療;而在非重災區的調查,例如中部三重縣,需要精神治療的兒童僅8.5%,是受災三縣的1/3。
專家指出,行為異常的兒童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學習和發展會受妨礙,以至影響將來升學就業。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知道地震後,兒童需立即接受心理輔導,但這次研究已是在災後一年半進行,這結果令人憂慮。」而且受災地區多為鄉郊,兒童心理治療師嚴重短缺,情況更令人關注。
上月有報道指,福島縣去年有59名兒童患甲狀腺癌,病發率是全國平均數的幾十倍,有意見認為是311核洩漏造成。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