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迪士尼的心理分析電影? - 仰止

蘋影話:
《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
迪士尼的心理分析電影? - 仰止

本文分兩天刊登,上篇是:欣賞篇
很久沒有看到愛瑪湯遜(Emma Thompson)當年在金像獎搶着上台拿獎,像李安晾在一旁的聰明演員再任主角,並且拍檔是湯漢斯(Tom Hanks)。分分鐘又向金像獎進軍。
愛瑪湯遜的角色是個受到童年打擊,有着強烈戀父情意結的作家,偉大的迪士尼先生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去追求她所寫的童書《Mary Poppins》的版權,以便拍成電影,完成對自己子女的承諾。
愛瑪湯遜的角色大概是英國典型的老太婆,頑固偏見又不留情面,跟她合作搞電影的角色竟然可以如奴隸般侍奉她,便證明迪士尼的製作團隊是如何的厲害。而影片隨着愛瑪湯遜從倫敦到迪士尼在洛杉磯的總公司出發,交叉對cut她的童年。一個擁有完全愛意的父親,在工作上的不如意,因為解脫不了酒癮的發作,在大眾場合出醜而倒下,並因此一病不起。對於不斷地活在幻想中而不務正業的父親,愛瑪湯遜這個女兒是迷戀,甚至是愛戀的。以後甚至影響了她的一生。
迪士尼這回不是扮演一個只令我們開心、充滿童稚幻想的角色,而是變成了心理醫生了。當湯漢斯這個華特迪士尼知道愛瑪湯遜的真實背景後,竟然單刀赴會,來到倫敦對她說了一番自己過去童年在天寒地凍派報紙的過去。而他所創作的米老鼠當年如何被別的大亨收購時,彷彿把自己親生的兒子賣掉那般心痛,所以愛瑪湯遜努力維護自己創作的角色,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這個思想他是理解的。就這樣頑固老太婆終於願意將版權授與迪士尼公司。
這是真人真事改編的,於是便增加了它存在的實質性。即使其中有很不明白之處,你仍然相信世上有這麼一個可憐的,受到童年陰影困擾的孤獨老太婆大表同情,更為迪士尼能夠給予她救贖而覺得感人淚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畫面美麗而優雅地呈現在這個悲劇的心理分析故事中,有一份說不出的高貴氣質。當電影終於首映了,坐在銀幕下哭個不停的愛瑪遜令我們也感動萬分。
本文分兩天刊登,下篇是:嘔電篇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