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山頂大宅「盧吉道27號」,去年底獲城規會批准活化為酒店。不過盧吉道甚狹窄,美港聯盟近月拍到小貨車途經盧吉道時擦向山邊,行人惟有走上石壆繞車而行,日後酒店迎來頻繁旅客恐釀意外。
記者:袁柏恩 林偉聰
盧吉道所屬的港島徑獲國際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評為亞洲第一城市行山徑,廣受港人及遊客熱捧。不過,盧吉道路段只闊約1.7米至1.9米,沿路更有37個路彎。美港聯盟近月數度與小貨車狹路相逢,從聯盟提供的其中一條短片可見,儘管小貨車貼近山坡,但亦幾乎佔去整個路面,更數度擦到山坡,燈柱亦見花痕。行人只能貼着車邊繞過。由於行人不斷,小貨車亦需數步一停。
美港聯盟主席梁戴月琴表示,即使運輸署批准酒店使用的小型電動車亦闊1.475米,聯盟一直指出該道路根本不適合行車,惟署方只在城規會通過項目後,兩次以警方的小型電動車作實地測試,拒絕實地測試周一至周五固定行車情況。
幕後業主被起底
對於協助業主申請將大宅改建為酒店的晉逸酒店管理集團董事邱騰達(特首辦主任邱騰華之胞弟)向傳媒表示,正向署方建議改用高球車代替電動車接送酒店住客,梁戴月琴質疑根本不可行。她引述前住客姚吉甫指,他曾於99年查詢申請高球車行駛許可,署方明言不會批准。
美港聯盟至今已收集約7萬個簽名反對酒店計劃,聯盟同時質疑多個政府部門涉未向城規會清楚表明酒店污染問題,日內將向申訴專員公署及立法會申訴部投訴。
另外,盧吉道27號新業主為御冠有限公司,公司註冊地址為老牌紡織公司「東亞紡織」辦公室;海外公司Winsome Year(WY)是御冠的股東兼董事,另一間海外公司Ashley Pacific(AP)則任董事;AP亦是東亞紡織的股東之一。
翻查紀錄,去年御冠購地的按揭文件由東亞紡織董事陳天生簽署;月初WY獲委任為董事,亦是由陳代表WY簽名。最近國際調查記者同盟披露的海外公司資料亦顯示,AP由陳天生及東亞另一股東郭小萍持股,證實東亞紡織財團是27號的幕後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