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的小妹妹也許想就明報目前的情況與以往相較,或也許是想知一位前明報社長對於一份知識份子的報章淪落至此有何感想,電郵問我潘粵生社長的聯絡方式,我立即給了她並且告訴她:依我的判斷他不會接受你的訪問……
不太喜歡別人問起另一人的電話通訊之時,支支吾吾又說要先問准對方,人與人之間已經非常隔絕疏離,連一個人主動想聯絡一個人都受到諸多留難,我不為也。果然他以:「我現在不問世事」做為擋箭牌,沒有接受這個訪問。潘社長是個比較低調的文化人,一向對訪問、公開發表什麼的沒有興趣,在其位時如此,退休之後更不用說。
但是,又想到不問世事是好還是壞?有沒有盡到一個公民的責任,尤其是一個傳媒人,是大眾言論的喉舌,一旦入了這行,即使退休了,這樣的責任依然存在,講句公道話,把報業的今昔做一番比較,聊盡一個傳媒人的責任。
講起不問世事這四個字,是我最做不到的一點,是非常為強出頭。前兩天,在台北機場等check in,一條人龍排了好長,前前後後等了四十幾分鐘,櫃台上幾位男男女女居然圍攏着說說笑笑,我則三步併兩步跑上前去大聲喝斥:請看人龍中有多少位長者,你們是不是要等到有人昏倒才開始工作……
這下我被第一個叫去check in,例行動作也就壠動……事無鉅細看不順眼一定發聲,像此次明報事件,我一點也不認為是個別例子,知識份子的報章,自我設限迎合, 簡直是傳媒界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