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碧珊、梁煥敏、蕭植梧報道】老牌名校培正中學捲入僭建風波,引起各界關注,校方昨日表示,已聯絡政府部門核實有關個案,並會檢視所有校舍,如發現有違規會採取補救措施;不過,再有校友向《蘋果》稱,位處同一校園內的培正小學部亦有類似情況,包括C座大樓天台被封頂變成流動課室,安全成疑。
中學校長:興建年代久遠
有80年歷史的培正中、小學人才輩出,卻捲入僭建風波,涉及的四大僭建,包括「無中生有」的E座林子豐堂前一幢三層高建築物、E座旁斜坡的玻璃溫室、校長室、玻璃頂會客室和校務處,以及G座梁泳釗堂天台變課室,當中更有建築物出現裂痕,有倒塌危機。
培正中學校長葉賜添昨在電台節目中回應,稱被指僭建的部份大多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建,由於年代久遠,校方已聯絡屋宇署核實是否僭建。署方近日會派人到學校了解,如果證實違規,校方會依法辦事。他更稱,今次被指僭建的建築物,部份有向政府註冊作為正式課室。
校方昨午更發新聞稿,內容指「香港培正中學自1953年得蒙政府撥地培正道20號興建校舍,迄今逾60年,年代之遠,在完善檔案紀錄等方面不無挑戰。今天有報章報道培正中學涉嫌違規建築一事,本校已經聯絡政府相關部門,並尋求專業意見,以核實及跟進有關個案;並檢視中、小學的所有校舍,如發現有任何違規情況,校方會積極採取補救措施,以保障師生及公眾人士安全。」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重申,以學生安全為大前提,如校舍要增設建築,要向有關部門申請和辦手續,會跟進事件;他又指,所有辦學團體要遵守教育條例和規劃要求,校舍的衞生、結構及走火安全,均需符合規定。
有培正校友昨天再向本報稱,培正小學C座大樓的天台亦疑有僭建物,該幢1959年建成的校舍,從屋宇署圖則顯示,大樓樓高六層,除地下外,其餘五層均為課室,天台則用作操場,並有鐵絲網圍起。但記者昨日現場所見,大樓天台被封頂變成流動課室,並裝有冷氣,與圖則不符。
有正在林子豐堂疑僭建的自修室溫習的一班中六學生表示,自修室以大玻璃窗設計,是校內出名的「金魚缸」,雖然被指是僭建,但仍覺得樓宇「好紮實」,不擔心安全問題。至於溫室,他們僅知道是學會用作種蘭花,甚少在該處流連。而G座梁泳釗堂的天台流動課室,近年已被鎖上,不被使用,但何以上鎖,則不得而知。
家長 校友點睇
校友周先生:
「曾經喺G座梁泳釗流動課室上堂,校方會好好處理僭建問題。」
小學家長周太:
「相信學校會處理好僭建問題,唔會對學校產生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