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留學 - 左丁山

公費留學 - 左丁山

2014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有幾長嘅篇幅講教育,其中第96.4段係咁講嘅:
「推行一項新的獎學金計劃,資助每屆最多100名傑出學生在香港境外升讀知名大學,以培育更多元化的頂尖人才,推動香港的發展。除一律獲發每年最高可達25萬元的獎學金外,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可另獲每年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金。計劃將惠及三屆學生,然後再檢討成效。」
講到獎學金,計吓數先,每屆一百個獎學金,每個係25萬元,即係2,500萬元,若加上20萬元補助金,總數係4,500萬元,三屆總數最高額可達一億三千五百萬元,最少都要七千五百萬元,共培養三百名尖子學生。
何謂傑出學生,香港早有約定俗成,就係考文憑試有七至八科5**嘅學生,每年當然唔夠100名,就係成績當係最top嗰100位啦,呢100名最頂尖學生,其實去世界任何著名大學都得,仲有九成機會攞到獎學金㖭,唔需要香港納稅人俾錢。何謂「知名大學」呢?當然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牛津、劍橋嗰類,全球最top嗰二十五間,全在美國英國,香港尖子入呢啲大學,無甚難度。但點解要公費留學呀?此乃中國人自清末以來之崇洋心態,清代已有留學生(容閎係第一位),民國時期亦有,總之未吃過洋水,就唔係真正精英,現今特區政府仍然相信呢套,梁振英曾留學英國,曾俊華係MIT哈佛,陳家強係芝加哥大學,林鄭月娥及各高官都送子女往英美,呢個政府用公帑送頂尖學生去英美,係一百年前舊橋而已。
不過以前好多公費生學成回國,對中國貢獻極大,未來領公帑獎學金往英美讀書,會否如此?「培育多元化頂尖人才」喎,何謂多元化?讀太空天文學呀?核能科學呀?香港何來有呢類工作職位?恒生銀行其實早已有獎學金送尖子往哈佛、普林斯頓及其他名校,有啲真係讀完回港,發覺學無所用嘅大有人在。最開心嘅就係高盛、大摩呢類投資銀行,呢啲投行最鍾意請名校尖子畢業生,讀理科工程最好,不少工程系畢業生回港後就係加入銀行工作嘅。政府嘅尖子獎學金計劃實施後,啲畢業生回港應有絕大部份人受銀彈誘惑,加入金融界,特別係美資投行,或者還未畢業,已被華爾街請咗一大半。左丁山幾敢肯定,呢個公費留學計劃,最後係為美國公司培養人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