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強積金對沖存廢 勞資寸步不讓 經民聯梁君彥:咪當商界係金礦

隔牆有耳:
強積金對沖存廢 勞資寸步不讓 
經民聯梁君彥:咪當商界係金礦

【隔牆對論】
強積金推行13年,屢被批評投資回報太低,且累算權益可與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對沖,令打工仔勞碌一生,退休隨時「得個桔」。經民聯主席梁君彥指,強積金對沖機制是政府、商界及勞工界三方協商成果,不可單方面貿然破壞,「你估商界真係金礦?」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婉嫻則表示,政府明知強積金有問題,仍不改革是「對唔住打工仔」,否認勞工界曾對商界作任何承諾。她說,梁君彥與工商界代表威脅特首梁振英擱置取消強積金對沖,「做得出怕乜嘢認?」
記者:袁樂婷 王家文

記:《蘋果》記者 梁:經民聯主席梁君彥

強積金歷史要追溯到1974年,時任立法局議員鍾士元提出以「中央公積金」作退休保障,但至九十年代初仍未成事。1994年,時任港督彭定康推折衷方案──長期服務金。條例中列明,長服金與自願性私人公積金對沖,以免雙重福利。2000年推行《強積金條例》時,這項規定也被保留。商界多次強調,對沖機制是他們願意接受僱主供款的關鍵。
記:商界當年願意妥協,今天為何如此抗拒改變?
梁:當年推MPF有很大爭議,政府、商界及勞工界三方協商。10年後,你說要改,必須得到三方同意,「呢個係social contract,唔能夠因為某個候選人應承某個人去攞票,而單方面改」。若然單方面破壞機制,會令當年「聽政府話」由公積金轉投強積金的僱主蒙受損失,「香港唔能夠令乖嘅、聽話嘅人往往蝕底過唔聽話嘅人」,所以商界的反彈很強烈。
短短幾年間,實施最低工資,調高最低工資水平,又準備設立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𠵱家仲話取消對沖,你估商界真係金礦?根本吃不消」。

有指施政報告本擬降低強積金對沖比例,但商會約見梁振英表明反對。

記:現時勞工界與商界的堅持南轅北轍,有沒有機會打破僵局?
梁:香港已步入「多事之秋」,將面臨不少挑戰,若強積金取消對沖,勞資關係必然變得緊張,「我哋係咪想見到商界同勞工界擘晒面,冇合作呢?是但一個死,是但一個活,都係慘劇」。
大家應該向前看,考慮香港整體利益,「唔能夠有你就袋,僱主唔係錢罌」。你看看,全世界有哪些地方既有長期服務金,又有退休保障?「你唔可以攞double benefit」。商界願意「坐低傾」,商討能平衡各方利益的三贏方案,「但單方面嘅,僱主唔接受」。
記:陳婉嫻說,當年草擬《強積金條例》具體條款時,勞工界並不同意設對沖機制,她也斬釘截鐵否認曾與商界有任何承諾或協議,你如何回應?
梁:「你有冇承諾係一件事」,但假若不設對沖,商界不可能支持,「根本條bill就唔會過」,這是政治現實。如果不贊成包括對沖的主體法例,大可投反對票,「呢個係好好嘅證據,你接受咗呢樣嘢」。我強調,解開social contract必須三方協商,需要時間,需要智慧,不一定單憑政治手腕。「你逼到佢又點?成個管治班子都弊,勞工界贏咗,但工商界對着幹」。
記:對沖機制常被批評「沖走」打工仔的強積金,個別打工仔甚至「沖剩」數千元,似乎失去退休保障的原意。你怎樣看?
梁:有些例子根本是員工自己想辭職,「但就叫僱主,唔該你炒我,你唔使畀多錢,等我喺積金局攞一筆錢出嚟先」。一般市民對強積金信心不足,「覺得錢喺我袋好過喺強積金袋,唔係因為有對沖唔對沖」。(記:並非每個打工仔都「博炒」,若果被多次解僱,同樣被迫「沖走」強積金。)「就算你係俾人炒,你啲錢都係攞咗,只不過預先攞,其實都係應付你不時之需」。

記:陳婉嫻質疑你與四大商會代表「浩浩蕩蕩操上去」特首辦,行動上已是向特首施壓,她直指「做得出唔怕認」,你如何回應?
梁:政府說要取消強積金對沖,商界是群情洶湧。勞顧會12月會議,與會代表向我反映「覺得唔應該喎,都應該去見見最高領導」。1月3日我安排勞顧會代表、商界代表,10人左右見CY痛陳利害,當時我們根本不知取消對沖會放入施政報告,「嫻姐梗係叻啦,嫻姐知道一定係擺咗落施政報告」。
商會代表有10多人,政府代表也有10多人,「張建宗、勞工處處長、CY私人秘書等等喺晒度,畀個天做膽,商界都唔會,都唔係商界反枱嘅做法,係咁簡單」。如果她認為我們有恐嚇,「我歡迎佢搵官員出嚟指證我」。當然,我覺得嫻姐「貼金畀我」,「經民聯如果有咁大力量,政府咪取消辣招囉,我地梗係冇力量啦」。
(記:會面中有否提及不支持致謝動議?)首先我不知道會放入施政報告。老實說,致謝動議經常不通過,過去10年只得曾蔭權成功過一次,「不過政府又冇冧台,都係照做嘅箒,呢啲恐嚇冇意義」。
記:勞工界是梁振英的主要票源,會否擔心他將來持續向商界開刀?
梁:社會一定要公平,側重任何一方,都要付出代價,「唔好因為一時之快,唔記得咗香港整體利益」。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