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09年起進駐上海街404號的活化廳,由10多名年輕藝術家組成。由門前「隨便入嚟坐」標語,到成員與街坊間閒話家常,都可看到他們對油麻地的深厚情感。他們以社區藝術為己任,最廣為人認識的卻是非社區導向的社運、政治藝術活動。
搞「公投」選特首
每年六四,活化廳會化身六四紀念館,廳外高懸「毋忘六四」旗幟,廳內展出相關文物,成員年復年號召市民騎單車來往廣場,重演1989年的那一夜。這類並非特別為社區而設的活動,意外地成為最「入屋」的活動。方韻芝笑言,甚至在某些街坊心中,「活化廳即係做六四展嗰度」。李俊峰也表示,由街坊的反應可見大家對六四展的重視。他說,有年到附近花檔買大束白菊花,老闆知道是為六四祭亡靈,就送了許多昂貴的百合花,「佢話行唔開,叫我哋幫佢送。好多人你以為佢唔緊,其實好上心」。
亦因六四展覽,引來許多平時過門而不入的街坊,有人特來送上收藏多年的剪報、文獻,也有人訴說當年油麻地一帶情況,催生了後來口述歷史計劃,以及〈由北京走到北京道〉的街頭藝術展,以藝術紀念學運,凝聚了社區焦點,某程度上重奪了街道的使用權。
活化廳更在特首選舉期間,自辦不設提名門檻的公投,「結果唐英年當選,唐太同劉德華都有幾票」。他說,每逢與時事有關的活動都份外受歡迎,如爭普選的革命月餅、抵抗舊區重建的「自救傾偈會」,「佢哋會覺得唔講呢啲嘢仲奇怪,對街坊嚟講,時事才是最社區」。
這些舉動,自不然會挑起政府與建制派的神經,據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上屆藝發局委員鍾樹根,曾在藝發局會議炮轟活化廳「不搞藝術搞政治」。李俊峰不願猜測活化廳續約失敗,不過,他表示,藝發局抹煞任何社區藝術組織在社區中扎根,其實已是一種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