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第四季本港貸款增長僅3.6%,以全年增長16%來看,第四季增幅明顯放緩。面對貸款持續增長,及美國退巿或帶來的影響,金管局今年首要工作為確保銀行有足夠流動性,將透過壓力測試等安排,確保銀行不會在經濟下行周期大幅收緊信貸。
金管局早於去年10月已提出,自今年起實施穩定資金要求,當時金管局表示,約有20多間銀行需要預備更多穩定資金來源。由於第四季貸款增速明顯放緩,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昨表示,需要增加流動性的銀行數目,已下降至約17、18間。
不排除銀行爭存款
去年第四季貸款增速放緩,阮國恒指不排除銀行故意減慢貸款增速,以便於年底以貸款增速計算穩定資金需要時,得出較少穩定資金預備。不過由於明年6月將再一次進行計算,故銀行未必能取巧。
根據金管局數字,去年底本港貸存比率70.4%,較2012年底的67.1%大幅上升;美元貸款比率升幅更勁,自73.1%上升至85.4%。惟阮國恒表示,不會就港銀貸存比率制定硬指標,亦不會如內地般進行「窗口指導」,即個別向銀行發出貸存比率的指引,由銀行自理風險。
至於實施穩定資金要求後,銀行為增加穩定資金來源,或於存款上有較大競爭。阮國恒指不排除有此可能,但亦提醒除存款外,存款證等批發層面的資金來源,亦在監管要求之列。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鄭發表示,將加強流動資金的風險管理,並將就此進行壓力測試。他指過往亦曾就有關方面,作出專項測試,大部份銀行亦達標。
在銀行資本方面,金管局亦將就資本規劃,與銀行進行溝通。鄭發指考慮就此進行壓力測試,或設立統一框架,測試銀行在有可能發生情況下,其資本的抵禦能力。他指過往金管局內部亦有進行類似測試,未來將加強與銀行的溝通,及進行更具系統性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