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狗與走貓 - 林夕

走狗與走貓 - 林夕

只有走狗,就沒有走貓?
不,難說得很,看是什麼貓,也看主人的意圖。
有些愛貓之人,愛其冷漠、懶散、淡定,不大聽主人使喚,不會替主人挽鞋。在當今社會,以上行徑謂之有性格,特立獨行。不過人總喜歡過過主人癮,你冷淡,我就一代代的把你繁殖成寵物,把什麼野貓唐貓家貓變成少數,大多數寵物貓,都變成了一頭不那麼狗的貓。
寵物雜誌所見的貓,大都被主人抱成一團人見人愛的,會呼吸的玩具。貓的確不會明擺出一副狗臉去纏人黏人,卻愛用迂迴的姿態,在你腳下假裝不經意路過,然後全身翹起來,摩擦你肉身。逗得你興起,要把牠收編入懷裏時,卻又走開,走在一個不會離你太遠的,保持誘惑的範圍內。別失望,以為貓很難被馴服,牠不過愛耍點心眼,你只要也裝作不在乎,作勢欲走,嚇唬牠讓牠以為和解之門要關上了,然後忽然釋出善意,蹲下來,貓即走過來,把整個頭顱在你指掌間往死裏擠,什麼優雅的姿態都顧不上,成為一頭走貓。
貓不是潔身自愛常常舔毛自乾的嗎?可惜牠的爪也有搔不到癢處的地方,撫摸牠鼻樑到前額位置,就是牠死門,你撫摸幾下,牠就乖乖地垂頭,開展密室和解之旅。
在寵物店看見一隻脊梁挺直,大有遺世獨立狀的暹羅貓,店主說,要由平日餵飼牠的傭人出手,才可以把牠抱出來給人把玩。看,貓的弱點何止好奇,與任何生物沒分別,共通的罩門不就是吃?只要讓牠知道你操縱了牠的糧食供應,牠就讓你抱在懷中,也很放心攤開最軟弱的肚皮任你上下其手。
江山易改,貓性難移?在飽肚大前提下,基因微不足道,牆上偶爾留指爪,仿佛依然野性難馴,別裝了,那不過是叫叫價,自我製造有被收買,被統戰的條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