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莎劇專家很天真 - 賀越明

蘋果樹下:莎劇專家很天真 - 賀越明

京城一刊物約寫孫大雨,非關這位已故莎士比亞專家的學術成就,是追溯他頭上那頂「右派」帽子何以遲遲不能摘除,比多數人晚了四年,還差點不獲「改正」。揭示內中詳情的檔案,孫之女、婿所撰的《耿介清正:孫大雨紀傳》不曾提及,年前出版的《孫大雨評傳》作者亦未寓目,留下盲點。
昔年學術圈有句名言:中國只有一個半莎士比亞專家,孫大雨算一個,其他加起來只能算半個。他本是復旦大學外文系教授,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入學時,其蹤影已絕跡,名字都無人提起。原來,一九五七年他被劃成「右派」不久,又因「誣告誹謗罪」獲判有期徒刑,遣送江蘇大豐勞改農場服刑,早被除名。
孫大雨在舉國反右的聲浪中,被罵得狗血噴頭,毛澤東那年在上海的一次講話,也連嘲帶諷,三次點了他的名字,怎會輪到他誣告誹謗別人呢?這裏面有段因緣。留美多年的孫大雨,不滿於國民黨的專制,一九四六年十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翌年又參加上海大學教授聯誼會,任臨時召集人、幹事和代理主席,參與爭民主、爭自由、反腐敗、反內戰,十分活躍。但新政權成立,教授聯誼會突然改選,他成了候補幹事,而且該會不久宣佈解散。此後,他在幾次運動中挨整被查,極為惱火,於是就不斷告狀、罵人。他的邏輯很天真:你們說我是反革命,我為什麼不可以說你們是反革命?前前後後,他點名罵過「反革命」者逾六十人。其中十六人在「反右」結束時,向法院聯名控告他誣告誹謗。孫大雨萬萬沒想到,政治批判之後,繼以法律治罪。原本沉浸在莎士比亞詩劇中的學者,不幸涉足的政治,又似有血腥無規則的江湖,從此深陷泥淖。
儘管原告們「文革」時期遭受程度不同的迫害,但平反並復職或升官後,對孫大雨經歷的磨難卻未表示出多少同情,更沒有對當年的行為有任何反省、自責,依然將他拒之門外。這十六人,大都為高官、學者,有些還是受人尊敬的科學家,大名不提也罷。
孫大雨的「右派」問題,經他早年在浙江大學執教時的學生胡喬木關心,終於一九八四年七月初獲得改正。
不久,孫大雨看到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在滬籌備的消息,但未收到任何邀請,遂讓女婿代向籌備組表示,他一生從事莎士比亞研究,希望能參加這一團體。年底,研究會宣佈成立,他獲選理事。他對登門的一位獄中難友說,他想來想去想不通,他是研究莎士比亞的專家,這次當選為理事,而胡喬木是他在大學教書時的學生,只讀了一年大學就到延安去了,對莎士比亞並無研究,卻被選為名譽會長。
這算是什麼道理?
這位莎劇專家,還是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