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心臟科專家余卓文被封刀快一年,據悉,醫院管理局委任的獨立檢討委員會加快調查步伐,專家初步認為余被投訴的11宗手術中,只有主動脈瓣膜手術較具爭議性,其他手術「好難賴晒佢」。威院及中大處理事件有多處不尋常地方,程序上有問題。
日前香港醫學會率先公佈,該會委任的外國心臟科專家調查結果,為余卓文平反,也令醫管局受壓。
據悉,該局委任的獨立檢討委員會加快調查步伐,因兩個負責調查余的11宗手術,及內部通波仔稽查報告的委員會,已完成報告;若獨立檢討委員會接納該兩份報告,認為毋須再尋求意大利及瑞士兩名海外專家意見,報告將會較快完成。
恢復余部份職務
專家初步認為余被指有問題的11宗手術中,只有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較具爭議性。雖然余獲儀器製造商發出證書,但他疑未接受足夠培訓便為病人做手術。其餘10宗手術病人死亡或有併發症,「可以有好多解釋,好似病人本身病情嚴重,好難賴晒佢」。
據悉,專家認為中大及威院處理事件程序上有問題,如中大校長沈祖堯事發初期介入事件,威院延遲數月才成立調查委員會,內部通波仔稽查報告不符國際標準,「點解攞嗰11宗手術出嚟講,係唔係真係咁嚴重?」
至於就余卓文指控威院前行政總監馮康,及內科部門主管周振中將他封刀屬行政失當的投訴,威院管治委員會已經完成調查,報告指部份投訴不成立。
醫管局人力資源部前日向周振中發出電郵,指出調查顯示余投訴被人無理解除心臟科主任職務不成立,因有關職務屬中大而非威院;馮及周臨時暫停余處理高危心臟介入手術屬合理,有關手術包括左心耳封堵手術等也合理。投訴成立的地方,是威院與余的溝通可以有改善,應較快處理事件。
周振中與馮康發表聲明表示,調查小組認為,當時兩人考慮到同事的關注及臨床證據,在調查前先暫停余的手術是謹慎決定,而非紀律處分。周指報告還他一個公道。
余卓文發明聲明指,前日已接獲報告,但部份地方被遮蔽,整體報告不全面及部份失實,將等候醫管局的獨立報告才決定是否採取法律行動。協助余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亦指,報告內嚴厲批評封刀如此重要決定,竟沒有書面紀錄。而威院行政總監熊志添已去信余卓文,表示恢復他部份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