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多倫多獨家專訪楚伊特促正視黑奴史

《蘋果》多倫多獨家專訪
楚伊特促正視黑奴史

【決戰奧斯卡之為奴歲月】由英國黑人導演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執導的電影《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早前於金球獎奪最佳電影兼獲奧斯卡9項提名,本報特約記者去年於多倫多酒店跟分別獲奧斯卡影帝及男配角提名的楚伊特艾治奧福(Chiwetel Ejiofor)和米高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作獨家專訪,楚伊特直言應該要在中學便設立教黑奴的歷史課,正視種族歧視的真相。

記:記者
楚:楚伊特艾治奧福
記:這部電影有很多被人折磨的場面,你演起Solomon一角時有沒有感到特別悲痛?
楚:最初跟導演史提夫討論過這故事,我感到很榮幸可演Solomon,也嘗試去理解他的經驗和內心世界,我覺得當時黑奴在那麼熱的天氣下工作,在種植園內當苦工,的確會令很多人感到不安,會作出很多愚行。

拍攝電影情緒低落

記:有沒有跟Solomon的後人見過面呢?
楚:還沒有,只知道有「Solomon Northup Day」紀念日,但我當時在倫敦演舞台劇,不能參加,希望在不久將來能跟他們見面。
記:德國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仍留下納粹黨的陰影,但美國人則很少提及黑奴的歷史,你有何看法?
楚:我覺得黑奴的歷史應包括全世界不同的國家,以我所知大部份的黑奴來自西非的Ibos,我祖先也是來自這地方!
記:昨晚看這部電影時我很難過,你拍攝時每天收工後有甚麼感覺?情緒是否會很低落?
楚:有點啦,不過拍完這部電影後我也要花上一點時間才能復原心情。我覺得Solomon第一次被拷打時的經歷最痛苦,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因為可以表達到他的性格和內心世界,我也感到這部電影是令人很難過,拍攝時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

楚伊特坦言拍完這部戲後要不少時間去平復心情。
記者Lilly Lui多倫多傳真

歧視經歷驚講唔完

記:你看過原著的歷史故事,跟電影是一樣嗎?
楚:大致上一樣,電影有原著的神髓和架構,結局是一樣,主角跟家人團圓。
記:你有沒有遭種族歧視的經驗?
楚:我不想透露我的經驗,否則我們要花上很多時間。
記:那麼你在英國接受教育時,有沒有提及過黑奴的歷史呢?
楚:沒有,我想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上歷史課時由查理斯一世、二世就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了,其中的一段沒有提及過,最近英國的大學才認真教授學生黑奴的歷史課程,在70和80年代是沒有這樣的課程,我認為政府應該在中學時的歷史課程內提及黑奴的歷史。

楚伊特的角色被騙到棉花園採摘棉花。

記者Lilly Lui 直擊報道(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