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津明年始推 張建宗:魔鬼在細節

低津明年始推 張建宗:魔鬼在細節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宣佈動用30億元設立「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昨日的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多名議員質疑為何要待明年才推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這類計劃「魔鬼在細節」,仍有很多地方要聽取意見。有社福界人士指出,低津政策與不少津助措施資源重叠、入息審查須耗費大量人手,效率促進組根本沒足夠的執行能力。
張建宗昨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疑時表示,低津這類計劃「魔鬼在細節」,要再聽取意見,扶貧委員會下周將開會討論細節,之後會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討論,期望今年內向財委會申請撥款。他亦透露,在過渡期間,當局希望透過關愛基金,向有關家庭發放一筆過津貼。

執行能力遭質疑

低津以入息中位數五成及六成以下劃線,月入在1.44萬至1.73萬元的四人家庭,可獲1,600元至2,600元的津貼。
但民協馮檢基表示,一些家庭獲發低津後,仍然處於貧窮線以下,希望當局可向這些家庭再額外發放津貼。
工聯會王國興表示,有些60至64歲長者,不合資格領綜援、長者生活津貼、醫療券等,批評政府無措施幫助他們。
政府宣佈低津措施後,有社福界人士認為,有關措施有欠深思,例如有關政策目的若是希望協助低收入家庭,目前綜援的低收入補貼、交通津貼、學生資助辦事處的學費減免計劃、車船津貼等資助項目會出現重叠,質疑為何政府未有好好整合資源。
華員會社署社會保障助理分會顧問陳振華指出,按目前的資料,月入1.7萬元的四人家庭都可申請,但當中居於公屋及租住私樓兩個組別,其生活負擔就相距甚遠,「如果住私樓,租金都冇咗七、八千蚊,每月可用嘅生活費同住公屋差好遠,咁兩者津貼額係咪又要有唔同呢?」
陳振華亦指出,有關計劃預計有30萬人受惠,如涉及入息審查,需要數百名額外人手,他亦質疑效率促進組是否有足夠人力及經驗處理津助的審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