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小朋友越來越少接觸童書,有人歸咎電子產品盛行,但可能只是不了解如今孩子喜歡讀甚麼書。將兒童話劇節帶來香港的Matthew Gregory和本港連鎖書店Bookazine的老闆Shonee Mirchandani,異口同聲說公主王子的童話故事早已過時,現在的孩子愛上張牙舞爪的Gruffalo咕嚕牛,也愛看趣怪方式演繹的史實故事。只要捉得準口味,小朋友大可能書不離手!
記者:張文蕙
攝影:劉永發
Matthew Gregory,居港17年的英國人,是個話劇癡,花了三年時間將兒童話劇節帶來香港。今年帶來的劇目大都是由近年小朋友鍾愛的圖書改編而成。他回想:「這個兒童話劇節在新加坡和香港都有做過,論看話劇時的投入感,新加坡的小朋友比較規矩,香港孩子反應會較大,雖然香港的話劇文化不是太普及,但是香港的小朋友比較能接受新事物,小朋友或者未讀過那本書,但看完話劇後很多孩子都會有興趣拿起那本書細讀。」
連鎖書店Bookazine老闆Shonee Mirchandani,每年也會帶五歲的姨甥女Shrada來參加話劇節,她很喜歡《The Gruffalo》這套劇目,之後一直抱着這本書讀,「Shrada甚至會找回《The Gruffalo》的作者其他著作來讀,其實這樣變相增加了小朋友的閱讀興趣。」 Matthew:「我的細囡Isabel也很喜歡《The Gruffalo》,其實我留意到現今的小朋友都喜歡大大隻,帶點恐怖的角色,他們開首會有點點兒驚怕,然後發覺主角是善良的、可親的,覺得這種感覺有點刺激。其實現在的小朋友不一定要求故事人物細細粒很可愛或是俊男美女,有點粗豪的角色也可以很受他們歡迎。」除了《The Gruffalo》,《The Snow Dragon》也是其中一個有關大大隻的動物與細蚊相處的故事,Shonee表示這本書原本不太受小朋友注意,直至有了其話劇後,便多了孩子讀這本書。Matthew認為這故事在舞台上演出更能突出角色,「在書中各個角色都是平面的,就是飛龍也好像沒甚麼特別,刺激不到小朋友的觀感,但是將飛龍呈現在舞台上,小朋友便很易投入。」 Shonee又指舞台上的音樂,也是小孩易於投入故事的原因之一。
喜歡鋤強扶弱
說起現在小朋友喜歡的故事題材,Matthew說留意到一些有趣現象,就是孩子都喜歡細小的角色取得勝利那種感覺,例如《The Gruffalo》這個有點像中國「狐假虎威」的故事,小老鼠假借幻想出來的Gruffalo嚇唬飢餓的動物,又或是《The Snow Dragon》裏孩子比利遇到群狼能逃脫、與雪龍成為朋友,都是引孩子注目的地方,Matthew認為這是由於在孩子的角度,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中細小的一群,希望能親近大人,又有點兒希望能戰勝成年人,甚至世界,拿個話事權。這會否有點鼓勵他們對抗大人?Shonee笑說:「正面點看,是鼓勵小朋友變得強大,就算小小的力量都能有大成就!」
除此以外,Matthew又指近年即使只約三至五歲的幼童也愛有歷險情節的故事,經過困難後終於脫險的過程很受孩子歡迎,「我細囡特別喜歡《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小朋友和爸爸組成捕熊敢死隊,故事情節很刺激,也不太恐怖。」當中出現很多驚險情節,如坐着水桶渡河,深入沼澤地帶等等都是緊張、而小朋友躍躍欲試的事情,小讀者容易投入其中。
王子公主超現實
從前我們都會讀到很多有關王子公主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的童話故事,Matthew和Shonee不約而同說:「玩具店總是太多粉色的公主玩具及飾品了!」他們認為,小朋友喜歡讀的不一定是這些,只是很多時候迪士尼都只寫這類題材,進了玩具店又是這些選擇,小朋友「無得揀」。不過白雪公主這類經典故事,是否真的沒有吸引之處?Shonee:「我認為這些故事書仍有其捧場的孩子,不過我也覺得太過fancy,不夠現實,就是我的姨甥女也不太投入其中。」 Matthew:「一些經典如格林童話,其實原著是較黑暗的,但同樣也較現實,對小孩也不是全無好處,了解現實人性,不應該相信所有事都美滿盡如人意,有時候他們反而更投入。」Matthew的囝囝Thomas如今快七歲了,也開始接觸這類較現實或關於歷史課題的故事:「他特別喜歡《Awful Egyptians》,舞台上演員用Rap的手法來說法老王、金字塔的故事,很淺白,男生很易一看愛上,後來他也找來這本原著去讀,有時候也會問我當中的史實,我很欣慰他能了解世界。」
查詢: http://www.kidsfes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