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巴士以塞車解釋「脫班」問題,《蘋果》記者昨在下午4時,非繁忙時段於旺角彌敦道觀察12條九巴、新巴路線,路面沒有塞車,但部份路線的巴士仍是時有時無,經常延誤,令市民的候車時間超出一倍;但苦等多時,又會有兩班車同時到站,追回班次數目,但「追更車」全沒乘客問津,到再下班車又延誤。但只要全日班次符合要求,運輸署都不視為脫班。
追更車無人問津
新巴營辦的過海隧巴970X,來往香港仔及蘇屋邨,原定8至12分鐘一班,即平均每小時最少有五班車到站,但實際要長達20至25分鐘才有一班。班次更是飄忽,同一時間可有兩班車到站,雖能追回班次數目,維持一小時有五班車,但實為班次重叠,只有先到站的巴士才有乘客上車,緊接尾隨的「追更車」則無人問津。
九巴的42A、3C、112等路線都有類似情況,例如112延誤近10分鐘,但期後4分鐘內又接連有兩班車。新巴的971嚴重延誤,原定每小時的10分、30分和50分有車,但實為每班車延誤超過10分鐘,最嚴重長達近20分鐘;970原定每5分鐘一班,即每小時有12班,但記者昨在一小時內僅見8班車。
由旺角往返慈雲山的3C乘客譚先生指,每次上班前「送車尾」都會很激氣,因為3C經常遲到,意味要等近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