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疑開錯藥 女病人送命

聯合疑開錯藥 女病人送命

【本報訊】聯合醫院發生懷疑開錯藥醫療事故,導致病人死亡。一名長期病患者因支氣管炎入院,出院後獲處方三個月類固醇,最終疑因劑量過長、壓抑免疫系統而染上嚴重肺炎,住院11天就離世。院方初步相信病人遭錯誤處方藥物。有藥劑師警告,口服類固醇藥物持續一個月足以削弱免疫能力,病人如有疑慮應向藥劑師求助。

錯誤處方類固醇

該名66歲女病人在去年10月25日,因支氣管炎入住聯合醫院內科病房,四天後出院,獲醫生處方六天類固醇藥物Prednisolone;11月6日再返內科專科門診覆診,獲處方三個月的類固醇藥物。病人一直按指示服用持續兩個月,本月7日卻因嚴重肺炎入院,雖然病情一度好轉,但18日因急性心臟衰竭離世。院方覆查其病歷後,初步相信病人遭錯誤處方類固醇。
院方曾派主診醫生、內科高級醫生向病人家屬交代事件及致深切慰問,案件交死因庭跟進。院方將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成因及提出改善建議,八周內向醫管局交報告。據了解,病人本身患有腎衰竭,事件牽涉一名初級醫生。

免疫系統受抑壓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口服類固醇可致嚴重副作用,一般不會處方超過10天。只有治療蛋白尿才會處方三個月,由於服食類固醇逾一個月就足以抑制免疫系統,蛋白尿病人服藥時須長期戴口罩及避免外出,防止感染。若果有關處方旨在醫治支氣管炎而非蛋白尿,三個月劑量實在過長,懷疑有人「開錯藥」,病人免疫系統受抑壓而染上肺炎。至於上述個案死因是否與類固醇劑量過多有關,則有待調查。
現時公院醫生使用電腦系統打印藥單。崔俊明指,有時醫生或開藥時按錯掣,把「周」按成「月」,叮囑醫生打印藥單後重複核對,藥劑師接過藥單時也應留意,「有經驗嘅藥劑師會察覺劑量特別大,會提醒醫生。」他強調,病人毋須抗拒口服類固醇,但必須弄清藥單上的藥物功效、劑量及副作用,如有疑問應向藥劑師求助。長期服食類固醇副作用包括抑壓免疫系統、水腫、青光眼及糖尿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