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批中國擴軍挑釁 令區內不穩安倍:中日如一戰前英德

暗批中國擴軍挑釁 令區內不穩
安倍:中日如一戰前英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成為他在中日爭端爭取國際支持的場合。他呼籲亞洲各國要約束軍事擴張,不要用武力或脅迫手段應付糾紛,矛頭直指中國,又形容中日現時的緊張關係,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英國和德國。日本政府發言人強調安倍並非想說中日可能開戰。

安倍是首位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基調演講的日本首相。中日過去兩年因為釣魚台領土爭議、兩國互指對方好戰而不斷加強軍事部署、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關係不斷惡化。安倍談經濟,少不免要觸及政治軍事問題。

日本首相首次獲邀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基調演講,安倍乘機痛批中國。美聯社

狡辯拜靖國 向戰爭死者表謝意

他前天(周三)發表演說前向英國廣播公司(BBC)和《金融時報》記者表示,現時中日關係就像1914年的英國和德國那樣,是互為依賴的經濟體,有巨大共同利益的貿易夥伴,但英德還是爆發了戰爭。他特別提到中國軍費每年增長約一成,是一種挑釁,是令區內不穩的主要因素,並重申中日有需要建立軍事熱線,防止擦槍走火。
一次大戰爆發前,英、德分屬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陣營,有爭奪殖民地的磨擦,又有激烈的軍備競賽,最後因奧匈帝國皇儲1914年在薩拉熱窩遇刺,觸發兩陣營連鎖參戰,爆發一次大戰。中日近年爭釣魚台、鬥軍備和各找盟友支持,確與當年英德有相似之處。
安倍在演講中不點名批評中國:「我們必須約束在亞洲的軍事擴張,否則可能失控。亞洲經濟增長的分紅,不能浪費在軍事擴張上。我們必須將這些分紅投資於創新和人力資源上,進一步刺激亞洲地區增長。」他又警告:「如果亞洲的和平穩定受到動搖,將對全世界造成巨大打擊。」

前年9月服役的「遼寧號」,是中國第一艘可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母。美聯社

安倍說:「軍事預算應該完全透明,應該用能核實的形式公開披露。」他又呼籲解決爭端,應透過「對話和法治,而非武力和脅迫」。
對於他去年底參拜靖國神社,觸怒中國和南韓等鄰國,安倍再次作出辯解,稱參拜並非為了頌揚神社供奉的二戰甲級戰犯,而是為在過去歷次戰爭死去的人表達謝意,辯稱神社也供奉日本內外其他戰爭的死者,並設有不分國籍紀念所有戰爭受害者的紀念碑,又指前幾任首相也參拜過靖國,他參拜時也保證日本不會再次捲入戰爭。
安倍的一戰論似暗示中日交戰勢難避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昨天急忙補鑊,指英國傳媒誤解了安倍的言論,其實安倍是想說日中關係不能變成一戰時英德關係那樣,強調日中對話的重要性。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批評安倍一邊喊着要跟中國對話,一邊又拒不承認錯誤,並「到處說中國的壞話」,「中國領導人很忙」,呼籲日本將時間花在有用的事情上。南韓外交部指安倍的辯解讓人難以理解,指參拜靖國意味日本沒有反省其帝國主義時期罪行。

中國學者斥「麻煩製造者」

多名出席論壇的戰略專家指中日關係緊張,為2014年全球局勢帶來最大衝突風險。中國復旦大學教授吳心伯在論壇另一會場形容安倍是「麻煩製造者」,指中日當前互信程度低,安倍參拜靖國激怒中國民眾是關鍵原因。
路透社/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