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地將改劃住宅用途

152地將改劃住宅用途

【本報訊】梁振英政府盲搶地建屋,新一份施政報告表明將透過更改土地用途及增加發展密度,令未來五年提供約21萬個公私營單位。政府昨進一步披露152幅須改劃為住宅用途土地的分佈,當中大埔、屯門及元朗須改劃的用地佔最多,共涉及59幅土地,合共可提供逾10萬個公私營單位。

元朗區新供應單位最多

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152幅須改劃為住宅用途的土地,其中元朗區新供應單位最多,涉及14幅土地,未來五年可以提供42,000個單位。其次新供應單位最多的是屯門區,涉22幅土地,未來五年可提供32,600個單位。至於大埔區的改劃用地最多,涉及23幅土地,可提供27,600個單位。另港島區中西區都有2幅土地要改劃為住宅用途,估計可提供2,700個單位。
至於爭議多時的皇后山用地,政府決定將西面用地,大約13.3公頃發展公營房屋,料提供約10,500個公屋及居屋單位,可容納3萬人口。首批公營房屋發展項目最快2019至2020年度落成。至於皇后山東面約6.4公頃的土地,政府會進行私人住宅及國際學校的可行性研究,餘下的山坡土地則建議作「綠化地帶」。
另一幅位於白石角的用地,短中期內不會按原計劃作擴展科學園用途,可以作房屋發展,政府會繼續物色其他土地留作科學園擴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