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樂園:泡沫冠全球 港樓市有難 - 許沂光

創富樂園:
泡沫冠全球 港樓市有難 - 許沂光

有關本港樓市泡沫的分析,筆者去年12月19日在本欄指出:「1971年筆者第一次在本港置業,當時每平方呎樓價為100元,現時樓價每平方呎動輒超過1萬元,與市民的收入完全脫節,過去42年樓價升幅超過100倍,是另外一個泡沫。
以波浪理論分析,本港樓市在1997年見頂以來,(A)浪向下調整,(B)浪以不規則形態反彈,可能已在今年初見頂。倘若上述數浪方式成為事實,(C)浪將會以5組浪下跌,目標直指2003年的低位。」
究竟本港樓市是否與市民的收入脫節?

樓價最難負擔

昨日本報財經版報道,「香港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地區」。最新國際樓價負擔能力報告顯示,本港樓價中位數為家庭入息中位數的14.9倍,即全家要14.9年不吃不喝才可以供甩層樓,數字亦為連續四年稱冠;《經濟學人》早前報告則顯示,本港樓市泡沫指數蟬聯全球之最,都反映本港樓價貴得驚人。
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公佈年度國際樓價負擔能力報告(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
該報告研究9個國家中360個城市,以當地的住宅價格與家庭入息中位數比較,按比率高低分為四級:3倍或以下為可負擔級別,3.1至4.0倍為頗難負擔級別,4.1至5.0倍為很難負擔級別,5.1倍或以上為極難負擔級別。」

大跌周期快臨

左丁山1月18日報道其校友地產W對本港樓市的觀點,原文如下:「佢嘅觀點似係今天北半球天氣,好冷,好友L就似係南半球氣候,熱到跳舞。地產W在校友午餐會上講2014年的樓市,話明係進入一個跌市循環(cycle),而由開始至完結,樓價最多會跌五成。
例如上一個跌市循環就係(1997至2003),六至七年間跌幅有五成,然後步入一個上升循環(2004至2012),市區樓價升咗三至四倍。
地產W話:『我勸各位校友快啲賣樓,即使自己只有一間自住樓,都要賣咗佢,再租過。』」
去年10月25日石鏡泉轉載中山大學何廣明教授以太陽黑子周期分析樓市的文章。何教授指出:「近期太陽黑子的逆轉期發生在1981年、1992年和2003年(11年周期)。
這些都是中港樓市崩潰年份,預測下一個年份將會發生在2014年。(見附圖)」全文已上載至筆者的個人微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e7cc7940101n6d2.html。
總結:本港樓市泡沫冠絕全球,但已到了爆破的時候,後市令人擔心。
免責聲明:以上分析,只供參考,投資買賣,必須審慎。

許沂光
圖表分析員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