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渣打(2888)去年起因為新興市場增長放緩,加上面對環球監管的嚴峻挑戰,更有英傳媒揣測渣打資本水平不足,市場擔心有供股集資需要,令股價表現疲弱。曾多次表態稱渣打並無供股計劃的行政總裁冼博德,昨以「垃圾(rubbish)」來形容供股揣測。
記者:董曉沂
冼博德早前一直否認渣打有供股集資需要,而他昨日出席一論壇後重申,渣打有強勁資產負債表,加上看好今年環球經濟狀況,相信新興市場將可受惠,故直指有集資需求的說法為垃圾。
作風硬朗的冼博德,以往亦曾高調反駁一些不利渣打的傳聞或指控,例如在2012年中,渣打被美國紐約州金融局(DFS)有關不法轉移資金的指控,當時冼博德便高調反駁指,紐約州金融局要求吊銷集團在紐約州的銀行牌照毫無理據,更直指指控令集團聲譽嚴重受損。
據悉,當時冼博德曾為指控而取消休假,更親身到紐約與當地官員會面拆彈。
股價終出現反彈
近日市場熱議渣打將成為收購目標,令近期股價積弱的渣打出現反彈,前日於倫敦股市升2.71%,折合每股173.72港元,渣打昨於港股亦跟隨升勢,全日升2.18%至173.6元收市。市場人士認為,收購可能性不大,但英國《金融時報》的影響力卻不容忽視。
渣打除資本水平受質疑外,亦面對監管機構、經濟環境及韓國表現長期不濟等問題,導致其股價跌至約1.2倍市賬率(PB)水平,引發花旗研究部認為渣打將成為收購目標。
被收購可能性低
事緣上周彭博引述花旗分析員的建議,一直希望在亞洲市場拓展業務的澳新銀行(ANZ),或可考慮收購渣打。
事件前日再度發酵,英國《金融時報》再以評論形式,指出ANZ市值較渣打高50%,加上ANZ市盈率較高,故即使以25%溢價收購渣打,仍可為股東創造價值。報道一出,渣打股價即應聲彈高。
對於渣打成為被收購對象,英國資產管理公司Investec發表報告稱,因為渣打規模龐大,結構亦複雜,加上有管理層溢價(management premium)等因素,故渣打從來不是其他銀行收購對象。Investec強調,並不預期渣打會被提價收購,此論調瑞穗證券早前亦持相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