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首認須向房委會注資

張炳良首認須向房委會注資

【本報訊】公屋輪候冊人數逼近24萬大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出席電台節目,首次承認為配合未來10年的建屋目標,無可避免要向房委會注資,並透露「注資規模一定相當大」,需研究注資總額及時間。他又形容政府兩輪樓市「辣招」後,已「馴服」樓市,但樓價是否下跌則受多個因素影響。

指辣招已「馴服」樓市

新一份施政報告決定,接納長策會未來10年興建47萬個公私營單位的新建屋目標,當中房委會平均每年要建約2.8萬個公屋及居屋單位。特首梁振英昨與張炳良視察沙田水泉澳邨地盤,該邨前身為石礦場,原址早年曾計劃建居屋,現改為興建18幢、可提供逾1.1萬個單位的公共屋邨,料最快今年底至明年陸續落成入伙。
張炳良昨早出席電台節目時則稱,為配合政府增建公屋的政策,無可避免要向房委會注資,但總額及時間需再研究。對於有意見認為公屋計分制應考慮學歷,張炳良表示未有定論,正反意見都有。他個人認為如果單以學歷考慮,或提高現時年滿18歲可申請公屋的年齡要求,爭議性很大,會令人覺得是倒退。
他更指經兩輪調控樓市的辣招後,終將樓市「馴服」下來。張稱,去年樓價每月平均上升0.2%,遠低於他上任時的市況,但對於樓價未有掉頭回落,他辯稱樓價要視乎外圍經濟,又稱政府汲取98年樓市大跌的經驗,現時政策是「管理需求、增加供應」。不過,新樓規劃至落成普遍需時5年,未必能即時見到成果,強調現屆政府並非逃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