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大概沒有哪個香港市民不知道大商家陳啟宗先生是超級梁粉,不斷為這位不得民心的特首辯護解畫。沒有想到的是總算念過不少書、見慣世面的陳先生為了挺梁連基本事實也不管,連是非黑白也不理,一面倒批評財政司司長的審慎理財態度,一面倒支持梁振英的大派福利政策,還再次批評「財爺」曾俊華先生應使不使是香港的大罪人。
先說一點基本事實。特區政府現時擁有的七千億儲備不是梁振英上台一年多以來累積到的,而是上屆政府努力控制政府開支,努力限制公務員數目及政府體積再加上經濟持續改善而來的。不善忘的人都記得,九八年金融風暴以後經濟疲弱,政府九十年代中又過度膨脹,公共財政出現結構性赤字;到○三年沙士來襲政府為了振作疲弱經濟,不得不繼續大灑金錢,令財政情況惡化,連續三年出現六、七百億元赤字,財政儲備一下子從四千億元降至二千二百億元。假若經濟情況沒有迅速改善,又或是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沒有下決心收縮政府編制及減薪凍薪,只怕財政儲備只剩零頭。
由於這份痛苦的教訓,往後的財政司司長及特區政府高層對增加公共開支特別是經常性開支都非常審慎,即使出現盈餘也不敢大手筆派發長期福利或津貼,也不敢亂開不知如何埋單的「空白支票」。
正因為這份謹慎與自覺,政府財政總算從可能的財政深淵走出來,財政儲備拾級而上,達到目前的七千億水平。正因為前人的努力,梁振英政府才有彈藥可以派錢救民望,才有條件可以開出一張又一張每年幾十億元的「支票」。不管是梁振英或「梁粉」們理應感謝上屆政府及已往歷任財爺的工作,誰知陳啟宗這位超級梁粉反過來指摘人家審慎理財遺禍香港。難道他認為妥善保管納稅人的錢是錯誤?難道他認為每屆政府都該像梁振英那樣「洗腳唔抹腳」?
超級梁粉陳啟宗又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過去幾年預算案年年派錢,總數達到二千億元,卻沒有甚麼長遠效果。他認為利用這二千億元投資在其他地方或開支上可能更有益,並由此質疑曾先生理財無方。陳啟宗的說法表面上好像冠冕堂皇,實質上只反映他對公共財政認識非常膚淺,也不明白還富於民的基本道理。政府財政有盈餘通常有幾個處理方法,其一是退稅或減稅,其二是累積作儲備以應付不時之需,其三是增加開支改善服務。三種方法各有優劣,各有理據,必須按實際情況判斷。曾司長過去幾年比較多用第一種方法處理盈餘,把錢透過退稅、短期補貼放回納稅人及市民口袋,由他們決定如何使用這筆資金,又或儲起作為應急之用。從藏富於民的角度看,曾司長的做法不但無可厚非,很多時候比由政客、官員決定搞甚麼計劃、措施來得更有效及實在,更不會出現甚麼濫用或浪費。陳啟宗偏偏以此攻擊曾先生,認為他理財無道,難道他自認為還富、藏富於民是錯的?難道他認為隨意增加開支才是管理公帑之道?
好了,現在梁振英為了挽回民望,為了爭取掌聲,大手筆的增加各種各樣福利及補貼,包括剛公佈的低收入家庭補貼,令政府經常開支每年至少增加二百億元。而且,有關支出將會隨着人口老化及政治壓力不斷上升,變成一個越來越沉重的負擔,再加上醫療、教育及社會福利開支的持續上升,未來五至十年公共開支增長的勢頭將如脫韁野馬一樣,只要經濟稍稍走下坡,又或是再來一場金融震盪或樓市低潮,政府隨時像十年前那樣連年出現六、七百億元財赤,令辛苦累積的儲備迅速蒸發,市民要面臨加稅、加費的威脅。只要看到這個前景就不難明白,梁振英大幅增加經常性開支做法才是真正的理財無道,是在削弱公共財政的穩定。陳啟宗的言論不是為了挺梁而顛倒是非黑白嗎?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