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白宮管家》(The Butler)洗刷歷史繼續美國夢 - 仰止

蘋影話:《白宮管家》(The Butler)
洗刷歷史繼續美國夢 - 仰止

我永遠難以理解奴隸制度的意識,如果一個民族你根本看不起的,那麼由他們煮的東西及由他們的手捧出來給我們吃的,我們真的放心吃下去?
歧視只會在同一種族中產生,你會歧視一條魚一支玫瑰花嗎?同一種族為甚麼會生出歧視的意識,簡單地說是權力的問題,而權力帶着的其他副產品包括生存的空間,地位的配置,資源的分配等涉及到生存的東西,令這樣的意識散播,而且永久不滅。
對於我這類頑固的左派(哈哈!我是死剩種嗎?),《白宮管家》永遠是好看而令人生厭的電影。用幾十年前的語言是:這是部中產階級以退為進的蒙蔽作品,令你看到資產階級自己間接地承認自己也有些地方做錯了,經過詳細的檢討後,我們已經把一切不公平都解決了,在這個艱困的時代,黑白種族都團結起來吧。黑鬼們,看看如今的總統是個黑人呢,你們的苦日子不再來了。
這是一部擺明衝着奧斯卡而來的,具有野心的電影,以一個在白宮內服侍總統的黑人,來檢視上世紀一些不公平的歷史,實在是最適合不過。因為他早已成功憑自己的實力闖進白人中產階級的生活圈子裏,我們不會看到他的成長有太多的苦難,有太多真正恐怖的種族歧視變態弄出來的醜惡。透過這塊過濾鏡的顯示,真實的衝突性被減弱了,尤其像本片拍得這麼紮實,甚至有些地方頗優雅的佳作,種族問題永遠都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甚至試着告訴我們或黑鬼們,問題已經獲得解決,我們一起承受過去不公平的歷史吧。
科羅斯韋迪加(Forest Whitaker)演得的確出色,但我也帶有一種奇怪的說不出的歧視,總覺得他是在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演的味道很濃。這麼說我當然是演技方面的原教旨主義者,夢想着有不必令人覺得在「演」戲的演出,與其是說他演得好令我不太喜歡這個角色,而是這種角色在荷李活的種族問題電影中已經成為一個原型。這個歷八任美國總統的白宮管家帶我們看了過去的歷史,感人而又充滿了愛意。讓我們流下同情之淚時,想到美國在人權問題上已解決所有困難,真令人歡喜。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