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海浮沉 越南遺民長困天橋底

毒海浮沉 越南遺民長困天橋底

【天橋遺民系列3】當年喪失移民資格,今天淪落「瞓街」,在深水埗通州街露宿的越南人大半生都在難民營、監獄和天橋底渡過。永劫輪迴,往往只有一個原因——纏繞數十年的毒癮。

移民資格 沒有三粒星

1988年來港,現在四十多歲的阿明當年在難民營因為藏毒被補,家人則成功移民澳洲,留下他孤身一人。諷刺的是,阿明其實一直有做地盤工作,經濟景氣時,一天甚至可賺一千多元;只可惜,賺得再多也不夠他買毒品。他直言:「如果不是因為這東西(毒癮),我就不用『瞓街』。」
2000年,政府宣佈給予越南人居港權。然而距今十四年,大部分露宿通洲街的越南人居然未有永久居民身份。據入境署規定,他們必需連續七年保持「清白紀錄」,才能取得「三粒星」。可是毒癮往往教他們犯事、留案底,「三粒星」變得遙不可及,以致早前政府派六千元及房屋津貼,他們都沒有資格申請。
人稱「甘仔」的甘浩望神父,多年來為越南人爭取權益。他認為,越南人犯法、喪失移民資格,說到底雖然是個人責任,但環境因素也有很大影響:「他們住了難民營這麼久,精神上、身體上都有很多軟弱的地方。出來之後,因為軟弱被社會遺棄,會染上一些惡習和壞脾氣。」

天橋底的引誘

「住這裏,很多引誘,真的很多引誘。」阿明道出露宿天橋底的隱憂。採訪期間,記者不時看到有人著騎單車,專程來跟露宿者兜售毒品。引誘長期送上門來,三次戒毒失敗的阿明無可奈可:「我每次都可以戒到,但在這裏守不到」。
橋底明明無遮無掩,對露宿者而言偏偏像隻籠子 —— 罪孽加上引誘,令不少越南人不能自拔,長困於此。正當「越南難民」成為歷史名詞,有有心人卻把心力放在被遺忘的一群。有「瞓街」牧師之稱的林國璋,兩年來堅持每星期與這些越南朋友「瞓街」,甚至會陪伴他們上法庭、探病、探監,還經常拍著他們的肩膀,勸人戒毒。林國璋坦言,曾有資深牧師質疑,這些不知自愛的癮君子是否值得別人如此關心。林先是苦笑,然後輕描淡寫的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說一句戒除這個壞習慣,這個癮,你改不到,人性嘛……我想我們來了這段時間,做了好朋友之外,給他們最大的感覺是有人理會他們。我們陪他們多一點點,已經會很不一樣。」
上月18日,阿明自願到石鼓洲戒毒中心,決心踏上第四次戒毒之旅,他打算三個月戒毒成功後住在朋友家,不會再露宿天橋底。

記者:蘇汝卿
攝影:馮就康 江俊豪

香港是移民之都,向來對「非我族裔」爭取福利都充滿爭議。到底越南人「瞓街」問題要如何拆解?港人又是否覺得越南人值得幫助?請留意明天最後一集【天橋遺民系列4】報導。

【天橋遺民系列1】香港永久遺民 天橋底越南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21/18600441

【天橋遺民系列2】越南遺民心聲:想忘記我呢條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20/1859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