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偉聰報道】一名居於埃及的港人與德國籍男友,因被指涉及當地人口拐帶案而被當地執法機關扣留一個月。女事主胞妹投訴指,入境處未有盡力協助,只轉介他們向埃及僑領求助,但該僑領涉透過誇大保釋金等手法「掠水」。女事主回港後向入境處投訴但不獲受理;申訴專員公署正調查。
埃及僑領稱助保釋掠水
事主李小姐的胞妹,當日事發後向入境處求助,但處方接手近一周後才稱李是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入境,埃及政府將她當英國人,中國駐埃及領事館無法介入,又指回歸後處方的對口單位是中領館,着他們找英駐埃領館。
李當時急需法律支援,入境處未為她推薦律師,反介紹中領館轉介的當地華僑領袖黎馨馨,稱她熟悉當地情況及可提供協助。胞妹認為政府轉介的人可信,便聯絡當時剛巧在港的黎見面,另聯絡英領館。
雙方同意由黎派當地律師了解及安排上庭過堂,費用1.5萬元;之後再通知胞妹可保釋,每人2.2萬港元,胞妹向黎支付5萬港元作李及男友的保釋金。但翌日黎又指5萬元只夠付保釋金,辦保釋手續和出庭辯護另須3.5萬元,胞妹照付。
惟胞妹事後發現,每人保釋金僅須5,500元,而埃及律師向李稱只收了5,500元保釋她,並無保釋男友。
男友要由家人透過德國領事館聘律師保釋。李在保釋後仍被埃及國家安全部門扣留一周,要在英領館職員安排下才離開警署並上機返港。胞妹指黎不但濫收費用,更涉向李在港友人訛稱要匯款為李買機票,幸友人未上當。
申訴專員公署接手調查
黎的銜頭多多,包括埃及開羅華語婦女會主席、埃中友好協會委員、全國政協海外代表等,在港開設公司。記者致電及電郵查詢均未獲覆。
猶有餘悸的李小姐回港後向入境處投訴黎,但處方稱他們只是轉達,「我哋唔方便插手」;中領館指已通知黎聯絡李,至今沒回音。胞妹批評入境處態度愛理不理,認為黎存心謀財,已向申訴署投訴,日前獲覆展開調查。入境處稱已按家人意願提供協助,強調不會介入當事人與律師的商討;又指持特區護照或BNO的港人均可透過處方向中領館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