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重新引入範文 高中生又要背之乎者也

中文科重新引入範文 
高中生又要背之乎者也

【本報訊】教育局最快明年由中四起,於中文科重新引入文言文範文,並已選定17篇文言文,諮詢學界意見,候選文章包括過往屬會考範文的《出師表》,舊高考程度的《逍遙遊》,也有初中程度的《項脊軒志》。教師普遍贊成重設範文,但擔心學生背誦文化重現。高中生再次背誦之乎者也,似乎難以避免。
記者:倪清江

因應中學生中文科表現下滑,當局重新引入範文。資料圖片

教育局和考試及評核局昨於一間中學舉行簡介會,向教師講解候選文章,並展開一個月諮詢,至下月21日截止。入選的17篇文章,實際有28篇篇章和詩詞,當局要求教師選出10至15篇作為範文,也可另外提議不多於三篇文章給當局考慮,當局未有表明是否以票數為取捨標準。

《出師表》大熱

已停辦的中學會考在2007年起,中文科不再考核26篇範文,改為教師自行在600篇文章中揀選授課。取消範文是因考試着重考核課文內容,以致學生死記硬背;但取消後學界發現學生中文科表現下滑,文言文尤甚,於是要求重設範文,教育局諮詢後決定從新引入文言文範文,但不設白話文範文。
28篇候選篇章和詩詞部份屬原會考範文,包括《論語》中的「論仁、論孝、論君子」;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和蘇洵的《六國論》。此外尚有孟子、莊子和荀子的著作;《史記》則有兩篇文章競逐,「廉頗藺相如列傳」與「屈原賈生列傳」可選其一;當局列出六首唐詩和六篇詞,各選其三。
會考範文《出師表》料成大熱文章,高考程度的《逍遙遊》則只選出其中一段作範文,明朝文學家歸有光所著的《項脊軒志》雖屬初中程度,也獲列入候選名單。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卷一閱讀能力,甲部將考核文言文範文,佔全卷分數三成;乙部閱讀理解佔七成分數,文言文和白話文題目都有。
在昨日講座上,當局以《出師表》擬出試題,有解釋字詞意思,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字意思(解作因為);也有要求考生在《出師表》中,摘錄有關諸葛亮如何善用對比手法,指出君主用人是國家興亡的關鍵,即需背誦。
中文科主任梁老師出席講座後表示,贊成重設文言文範文,「𠵱家有學生連『余』字解作我都唔知」。不過他指從出題可見,學生難免要背誦一些經典文章。
另一出席的李老師也表示贊成重設,「至少學生會對文言文認識多咗,對學生係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