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告知趣事:「我媽去買阿牛宣傳的『亞發白咖啡』,但回來一沖,白咖啡都不是白的,呃人!」笑得我。不知如何向伯母解釋?
其實這新加坡馬來西亞地道的白咖啡,我在怡保喝過,至今難忘。所謂「白」咖啡,不因為顏色,而是咖啡豆烘焙過程「純淨」、「無添加」、「原味」。歷來黑咖啡製作過程有時含焦糖、小麥、玉米或其他,所以味道複雜些,白咖啡以棕櫚油直接低溫烘焙,風味自然,性質溫和不上火不燥熱。
這個「白」,與「白開水」同義。人們常用的如白描、白灼蝦、白斬雞、白手興家、坦白、白話、空手入白刃……都與「白色」無關。如「我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他無功名穿不上錦衣。又如「往來無白丁」,白丁指沒官職也沒銜頭一介平民(例如我)。「白相人」乃愛嬉樂玩耍遊戲人間的浪蕩子,很多上海人心願是當個二世祖白相人。「白熱化」指情緒或活動進行到最緊張激烈程度。「白色恐怖」更是統治階層使用暴力鎮壓屠殺革命異己份子,血腥行為何來「白色」?
所以分不清此字忠奸。但白咖啡不白並無「白馬非馬」哲理高深,正如黑人的腦漿不黑,好些紅顏知己不算「紅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