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爆發 公院超負荷 急症室單日7,000人求診

流感爆發 公院超負荷 
急症室單日7,000人求診

【本報訊】今年流感提早爆發,加上寒冷天氣持續,流感病人逼爆公立醫院,急症室單日最高求診人次逾七千,醫生指病人「夜晚求醫要等到天光」。博愛醫院內科病房爆棚情況最嚴峻,使用率高達147%。醫院管理局承認公院面對「超乎異常嘅沉重壓力」,暫停500至600宗非緊急手術應變。
記者:陳沛冰

醫管局數字顯示,流感高𥧌期急症室單日求診人次最高達7,050,本月累積有2,121宗危殆、危急及緊急求診個案,均創過去兩年新高。前日急症室最高求診人次是屯門醫院,達689人次。
經急症室入內科病房人數也急升,單日最高錄得1,129人,創過去兩年新高。65歲或以上長者入院人數較平日多31%,不少人患心臟衰竭、肺炎及慢性阻塞性氣管病等。以前日計內科入住率最高是威爾斯親王醫院,達128%。

晚上求診要等到天光

醫管局急症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鄧耀鏗表示,急症室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一般要輪候4至6小時,晚上求診或要「等到天光」。
即使需要入院,病人在急症室也要等候數小時以上,才能轉送到病房,以威院、伊院、屯門、聯合及瑪嘉烈五大龍頭醫院最為嚴重,屯院曾同一時間有20名病人在急症室等上病房。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勵冠雄表示,以往流感高𥧌期一月才開始,但今年提早至上月底來臨;加上天氣持續寒冷,危重病人向急症室求診增加,令公院面對「超乎異常嘅沉重壓力」。
該局動用最少2000萬元應變,包括聘請兼職醫生,及向現職醫生發放特別酬金,增加周末巡房次數。局方會增加700張病床收症,並暫緩約500至600宗中小型非緊急手術直至下月23日,包括小腸氣、非發炎膽石切除手術等。
勵冠雄表示,若寒流繼續襲港,加上農曆新年長假期,會令急症室及內科病房需求持續增加;呼籲市民如非緊急,盡量使用普通科門診或私家醫生。

女童染甲型H3命危

此外,衞生防護中心昨接獲一名5個月大女童,感染甲型H3流感病毒後,情況危殆。該女童居於元朗,本身有長期病患,沒有接種流感疫苗。她本月19日起出現拒食、嘔吐、嗜睡及皮膚發紫等病徵,同日入住博愛醫院,並轉送往屯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

醫管局應付流感高𥧌期主要措施

1.暫停或延後500至600宗非緊急手術直至2月23日
2.增加臨時內科病床、借調其他科病床及增加復康醫院病床共約700張
3.農曆新年期間普通科門診提供額外約1500個診症名額
4.聘請30名急症室兼職醫生
5.向醫護人員發放特別酬金,以增加工時及周末巡房次數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