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下調】
近年內地商場供應不斷增加,有外資分析員表示,上海零售需求強勁,故已算是租金較「硬淨」的城市;其他二線城市如瀋陽、成都等,供過於求的壓力其實更加大。「唔少商場、百貨選擇不停推遲開業時間,有開業數年的港資商場,在當地的租金收入已出現下滑情況。」
未來三年1,400商場落成
事實上,券商去年已開始憂慮港商在內地商場的收益情況,相關股份出現估值下調(de-rated),如恒隆(101)去年股價就因此大幅回落。麥格理的報告就形容,內地商場營運商以往獲得豐厚回報的「光輝日子」(glory days)已經過去,他們新購入的項目,其內部收益率(IRRs)將很難達到以往行業平均12%至15%的水平,相信未來會兩極化,市場將出現整合。
據商場組織中購聯(Mall China)的調查,截至2012年底全國有近3,100個商場,料未來三年仍會有近1,400個商場落成,年複合增長率達13%。到了2025年,料中國商場數目將會超越1萬個,即平均每個城市會有31個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