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局】
統計局指,去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50%,較2012年跌1.8個百分點,顯示內需對GDP帶動作用減弱。專家認為,消費增長放緩,屬反貪腐以及非奢侈品銷情放緩的結果,但預期今年消費將能改善,但增幅則難料。
樓價高企影響購買力
花旗中國研究部主管沈明高表示,內地消費表現遜色是因為中央反貪腐行動所致,然而非奢侈品的銷售增速亦由2012年的18.1%,放緩至2013年的14.5%,原因是市民收入增長減慢,以及樓價高企影響市民在其他方面的購買力所致。
統計局數字顯示,去年城鎮消費額增幅為12.9%,較前年的14.3%顯着放緩;但農村消費額增幅則由前年14%,增加到去年的14.6%,顯示農村消費增長比城市更理想。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指,「消費減少,主要是中央嚴厲控制公款消費造成的。」她引述非正式統計,去年內地公款消費下跌60%,「在這麼嚴厲的打擊下,整個消費金額沒有出現大幅下滑,說明消費結構還是很健康的。」對於今年內地消費增長表現,她認為將能改善,但增幅則難料。
林采宜稱,去年農村居民消費和收入增幅都高於城市居民,服務業增加值亦首度超過工業,「這兩個是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業人口增加了,收入差距縮小了,低收入人士收入增加,花的錢會更多。整個經濟結構就會優化,開始良性發展。」她預期,隨今年社保、養老金制度進一步完善,低收入人士的消費意欲將更高,但效應難一下子出現。
內地2012年的最終消費相對GDP的比例,已達到50%,相比成熟市場如德國、法國的58%,以及韓國的54%,意味着內地倚賴消費作為經濟增長引擎,「彈藥」其實已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