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鬍鬚曾在網誌撰文,表示對經常性開支增加的憂慮。雖然香港連年巨額盈餘,兼累積龐大儲備,若經常性開支持續增加,盈餘勢必急速遞減,赤字難免出現,而耗盡儲備的一天也非遙不可及。特別是2018年開始,香港工作人口開始下降,香港又不像新加坡可以每年大手輸入7萬名外勞提升生產力,就只有靠加長工時和提升競爭力。
財爺的憂慮,沙膽虹亦表贊同。但既然已經察覺危機在十年八載後終會出現,香港仍是有時間防患未然。政府帶頭減少開支是有需要的,有甚麼可以私營就盡量私營,不能交給私營做的亦起碼要公司化,以提高效率和財政獨立,脫離政府賬目。
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低收入家庭就業補貼,不純是福利,有鼓勵就業之效和減少依賴綜援網的雙重好處,30億一年也是值得,至於連幼稚園也要免費,則值得商榷。
既然預測2018年後香港工作人口開始下降,步入老年社會,整體生產力下降,醫療福利開支上升,我們應開始凝聚共識,考慮輸入勞工。新加坡每年輸入7萬外勞,現累計有130萬,香港也有每天150個國內單程證配額,一年也5萬,回歸至今共70萬,只是以團聚為主,不是為香港注入勞動力。然而團聚的也七七八八,未來可否利用這配額輸入幼童?但大陸本身也面對人口老化危機,要放寬一孩政策應對,又怎會輕易讓自己的勞動力來港呢?香港要面對未來人口老化,同時又要展開十年建屋大計,發展優勢產業,不輸入勞工及專才真的不行。
沙膽虹
twitter賬號:khche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