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朋友嚮往中國文化,漢語說得很流利,還能用中文寫文章。這天吃飯,竟連「愛國愛港」都知道,問我真正的意思。
我說這句話跟其他一些中文一樣,聽在不同的人耳裏,會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大多數人聽了,以為「愛國愛港」必須得說好話,要讚美祖國讚美香港,這才稱得上一個「愛」字。於是,其中一些便發作起來,因為他們不想只說好聽的話,他們還喜歡說難聽的話。這些人,其實他們也搞不清楚自己是不是也愛國愛港,但一想到只能讚美不能駡,覺得這一條感性的標準排斥了自己,便不樂意了。還有一些人,也是這般見識,但他們覺得自己是愛國愛港的,所以他們不但自己盡說好聽的話,還不許別人說難聽的話,一碰上別人說難聽話,就給人扣帽子,說人家不愛國不愛港了。
但是,他們忘了中文裏還有一句名言,叫作「打是痛,駡是愛。」這句話說明,說難聽話,也就是「駡」,也是愛的一種表現,若論層次,甚至比一味的讚美還要愛得真切。
這就是中文複雜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令人以為駡了就不愛了,一方面又要知道駡是更深切的愛,那「愛國愛港」,可不可以破口怒駡呢?其中分寸,連中國人自己都時時糊塗拿捏不準,更遑論你一個美國小子。所以,你問我「愛國愛港」真正的意思,其實這句話一點意思都沒有,不過是一句濫情的廢話。
美國小朋友一邊聽我說一邊點頭,只是眼神渙散越來越茫然,本來對自己的中文滿滿的信心,一下子成了碰上冰山的鐵達尼號。我連忙安慰,叫他不要沮喪,因為中文太複雜,中國人更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