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旺角行人專用區恢復周一至周五通車,昨是殺街首日,街頭藝人撤離,但街頭噪音仍維持逾81分貝,只比周日的平均85分貝靜了少許。街道一片混亂,由於兩邊商店多為自由行服務,大批內地旅客掃貨後就地執拾行李箱,不少行人被迫走上馬路,人車爭路,險象環生。
人篋爭路情況嚴重
西洋菜街昨起恢復全日通車,本報記者於殺街前夕及昨日,在西洋菜南街上一座唐樓的3樓單位測試分貝。殺街前夜夜笙歌的行人專用區,平均錄得約85至89分貝,當街頭藝人高歌時,最高逾105分貝,若全屋關上窗,仍錄得約60分貝。昨日殺街首日,雖然只有零星車輛經過,但平均仍錄得約80至81分貝,有居民指,平日早上較多車卸貨時,分貝會更高。
雖然噪音略為改善,但大批市民遊客繼續「霸路」,情況混亂。西洋菜街昨泊了多輛貨車上落貨,有司機不理會禁區牌違例泊車,加上部份路段正進行工程,擺放了路障把路面圍起,令路面進一步收窄。
街上各個路口均有警員,惟現場警員及交通督導員並未就違例泊車執法。警員只忙於以揚聲器呼籲行人返回行人路。不過,行人路上的情況更擠迫,大批內地旅客掃貨後在店外將貨物塞入手推車和行李箱,又在店舖外等候,情況在藥房、化妝品店門前尤其嚴重,行人路上逼得插針不入,不少行人只好再走上馬路。
與姪女到旺角逛街的徐小姐表示,原本走在行人路上,但多次遭自由行的行李箱輾過,無奈走上馬路,但又擔心與車輛發生意外,她認為旺角已很擠迫,政府應恢復行人專用區。
食環署嚴打易拉架
食環署亦嚴打宣傳牌,昨日派出最少20人「洗太平地」,不論是易拉架或商店放在門外的宣傳牌一律沒收,未見發出告票,但不少商戶批評當局不發通知便沒收招牌。
西洋菜南街經營樓上髮型屋8年的負責人蔡先生表示,店方放於樓梯底的招牌被食環署職員取走後,他與店員試圖取回,又與署方人員理論,但食環署指該招牌已是政府物品,拒絕發回。「我哋小市民邊有得爭拗,但佢哋搶我哋嘅嘢同大陸冇分別,我哋樓上舖冇招牌做唔到生意。」
電訊公司推銷人員則不再擺出易拉架,改以人手舉廣告牌遊逛,實行人肉廣告牌,食環署未有就此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