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年年宵市場尚有不足一周便開鑼。今年維園年宵成本瘋漲,扼殺了學生哥自家設計。浸大學生本想以諧音「儍的馬」搶灘,但造價太貴,惟有改賣現成貨;城大學生的「好馬頭」單是投標檔位已超支逾6,000元,雖然力保半個「親生仔」,說起夭折的心血結晶「Emoji揮春」仍難掩失望,「好難有人畀百幾蚊買張揮春」。
記者:袁樂婷
年宵成本主要來自攤位租金,城大原本預算21,000元,最後投標價27,400元,加上電費1,900元,接近三萬元。該校人力資源管理學系20名學生將近年竄紅的草泥馬改造成暖手枕,取個喜氣名字「好馬頭」售88元;海馬大抱枕則售128元。成員葉鈞楊說,他們帶「好馬頭」到尖沙嘴星光大道,隨機邀請途人幫忙拍攝宣傳片,「大家見到隻公仔,都由心而發笑得好開心,證明work」。
Emoji揮春「夭折」
看似一切順利,細問才知他們忍痛放棄自家設計「Emoji揮春」。葉鈞楊說,他們原本以早前熱爆手機遊戲「123猜猜猜」為藍本,製作以表情公仔拼出「泊個好馬頭」、「家有囍事」等祝福語,怎料造價竟高達60元人民幣,「圍番港幣成75蚊,要賣過百蚊先回到本」。
他說,今年檔位投標價異常高,「原本打算等到臨尾價錢回落,點知一直企硬27,000蚊,最後冇辦法,想做就要投」。他憶述,投標過程刺激得心跳加速,「連講嘢都不自覺快咗一倍」。
浸大商合學會20名學生自成軍起便決定以「儍的馬」路線搶攻年輕客源,取其潮語諧音「儍的嗎」,更設計印有儍氣馬面配元寶的塑膠球,夠新年也搶眼。不過,檔位投標價太貴要節流;加上他們只訂做250個,內地廠家「企硬」每個造價40元人民幣,惟有放棄。商合學會去年以20,000元投得攤位,今年增至27,500元。
「儍的馬」行不改名,但產品大變身,七彩花紋的布質馬公仔「pattern馬」,保留自家設計的儍氣眼神,售128元;年宵鮮見的胡桃夾子木製擺設則售108元至298元,比起市面便宜數十元。
首次參與年宵的成員李子欣說,「原本以為搞年宵係大家都一定會買我啲嘢」,甚至想過在淘寶買貨了事,後來才知要「小欣上廣州」。她說,一行人在廣州雜貨商場逛了整個下午,有同伴累至「面青口唇白」,終於「扑槌」主打精品,「見到得意搶眼就會買,尤其女仔」。
「想做都趕唔切」
產品製作公司思領總經理劉江霖指,近年不少檔主放棄自家設計,成本太高是致命傷,加上今年農曆新年特別早,攤位投標時間卻較往年遲,令獨家貨定單幾乎絕迹,「啲廠年假前半個月就收爐,有啲人想做都趕唔切」。現成產品銷情則越見暢旺,定單比去年多三成,「啲檔偏貴,唔賣多啲好難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