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裏有一幕:鳩摩智欲以少林七十二絕技,震懾一眾武僧,結果被虛竹揭底牌,招式背後是消遙派小無相功。金庸在這部小說中的反派,如鳩摩智、慕容復,都是一心偷學人家武功,或者善長斗轉星移那種借力打力的功夫。正派像虛竹、段譽等,無心習武卻因緣成就了一身絕學。金庸講佛理講無常,是神來之筆,之後修正主義的新版,反而缺了原作的遺憾美。
“Imitation is the highest form of flattery.”──洋人雖然說模仿是最層次的奉承,可是過份刻意模仿,總會令人反感。要知道,模仿和抄襲有基本的分別:抄襲沒有靈魂,徒具外殼,模仿是學習過程,目的是充實內涵,超越被模仿的對象。小米雷軍,無論舉手投足,刻意要人聯想到蘋果教主Steve Jobs,以至產品外形至網站,都有樣學樣。上星期,小米甚至請了蘋果另外一個創辦人Steve Wozniak去抬轎。
不排除雷軍是Steve Jobs的忠實擁躉,但小米賣點,好聽,就是性價比高,現實一點,就是價格夠賤。中國世界工廠的絕技,至今仍然走不出這條老路。小米在工學上或許已經模仿到八成,但在美學的層次,仍然是中國廠家的水平。至於生意手法,更加是未到家。在Google搜尋Hunger Marketing,案例十居其八九是講蘋果,可是小米推出紅米每次幾千部也算是Hunger Marketing,眼界也未免太低了一點。蘋果將消費每一步,都是為產品經驗的一部份,小米肯定未領略到這個心態。幾天前我收到電話,告訴訂了的紅米機來不及送貨,希望我自行到門市去取貨,產品經驗輸在起跑線上,價格的折扣是冤枉來,瘟疫去。
當年洋務運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史學家黃仁宇說,晚清知識分子沒有放下中國傳統,也沒有吸納到西方資本主義和技術的真正內涵。想不到百多年過後再次驗證,中國文化經過明、清的封閉,失去了吸納的能力,如今已做不了虛竹、段譽,只可以當鳩摩智、慕容復般的悲劇人物。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