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障礙童 60%少到遊樂場

能力障礙童 60%少到遊樂場

【本報訊】一個關注兒童共融遊樂空間的調查顯示,60%有能力障礙的受訪者,因康文署的「共融遊樂場」環境及設施差強人意而很少使用,當中20%更曾被人欺負排擠,大部份寧願留在家中。

20%曾遭欺負排擠

負責調查的關注團體「親切Treats」去年11月發問卷訪問783名受訪者,75%指很少在遊樂場遇上能力障礙的兒童。有家長說,一般遊樂設施只為能力正常兒童而設,不適合肢體障礙或視障兒童使用,導致有能力障礙的子女長時間留在家中。129名有能力障礙受訪者,20%指子女曾被人欺負排擠。特殊學校學生錦發說,曾在公園玩,被人叫「儍仔」。
該團體帶同有能力障礙的兒童,實地到港九新界22個康文署轄下一般及共融遊樂場試玩。「親切Treats」總監湯崇敏指,康文署全港693個遊樂場,當中70%屬共融遊樂場,可供有能力障礙兒童玩。不過,從易達度、適玩度、可用度、排斥度。經測試後發現,大部份未能達到供肢障、視障、智障、聽障兒童使用的標準。
她以西營盤西安里的「共融遊樂場」為例,位處多棟大厦中間、設於食肆通風位置、空氣污染、欠缺視障人士使用的地圖及使用指示,甚至有高空擲物。該團體促請政府真正實踐能力障礙兒童的遊樂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