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側影:怒火沖天 化方圓五公里為煉獄印尼錫納朋睡醒了!

蘋果側影:怒火沖天 化方圓五公里為煉獄
印尼錫納朋睡醒了!

火山爆發,對香港人來說,只是電影畫面,但對印尼人來說,卻是近在咫尺的災難。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的錫納朋火山(Mount Sinabung),沉睡400年,在短短三年間,卻兩度大爆發;火山灰一度噴射到8,000呎高空,覆蓋方圓五公里的村落,屋頂不勝火山灰混和降雨的重量倒塌,農作物悉數枯萎。記者日前走進這個剛逢大劫的灰色世界,見證大自然的威力,也見證生命的脆弱。

安樂窩不再安樂,村民慌忙走避,一臉驚惶。

空氣瀰漫着硫磺味,不遠處見隆隆作響的火山,噴出灰黑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將白天變成黑夜。

火山爆發,方圓五公里區域變成禁區,鄰近的村莊頓成無人之境,但有村民就冒險折返家園,取回貴重物品。

火山灰對方圓五公里範圍內的村落造成嚴重破壞,兩個月來把多條村覆蓋成灰色世界。

空氣酸澀 睜不開眼

距離棉蘭機場約50公里的錫納朋火山,是印尼130座活火山的其中之一。由於道路擠塞,加上天雨,由機場驅車前往,需近四小時。越接近火山,越似走進無人之境。四驅車走過顛簸狹窄的黃泥路,地下翻起的沙泥,混着隨雨飄落的火山灰,像走進一片灰黑的濃霧之中。空氣瀰漫着的,盡是硫磺味,面孔被迎面吹來的塵土猛刮;黑雨飄落,酸得睜不開眼睛。
越走,越是荒涼。火山附近,原本有幾條村落,但在火山爆發後,村民已悉數撤離。走在路上,滿目瘡痍,像走進人迹罕至的廢墟,只有數隻被遺棄的貓狗在哀鳴;有的餓至骨瘦如柴,有的死在路上,屍體蓋上一層火山灰,成了化石,就像聞名世界的龐貝古城遺址,一夜間經歷火煉,成為慘痛的永恒定格。
「這裏已經不再安全,其他村民早已把家當帶走」。說這話的,是33歲的印尼人Feryheluanta Ginting。世代居於Payung村,一夜間家園盡毀,口罩下的他,盡是憂戚。三口之家所居的小木屋,距離火山口只有兩、三公里;兩個月前,他與妻兒在軍警安排下,疏散到附近的庇護中心。這天,他就與妻子冒險折返家園,希望取回貴重物品。

被遺棄的貓狗有的死在路上,屍體蓋上一層灰,一瞬之間成了化石。

一車接一車的村民,在軍警呼籲下撤離災區,人人戴着口罩,神色慌張。

居民務農維生,農地受火山灰影響最深,蓋上了火山灰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枯萎了。

家園盡毀 屈住貨車

除了Feryheluanta,46歲的Kartin,是另一個茫茫然的災民。「政府沒有幫助我們,只借了一張睡墊給我們,要還的。」她一臉怨憤地說。蘇門答臘政府把區內的學校及社區設施,悉數改為臨時庇護中心,但面對突如其來的二萬多名災民,仍然供不應求。在Berastepu的房子早已倒塌,但因庇護中心已爆滿,Kartin說,兩個多月來,一家四口只好擠住丈夫用以運送農作物的小貨車上。
事實上,居於火山附近的村民,大多如Kartin一樣,以務農為業。種植水果和薯仔的收入儘管不高,總算可自給自足。火山爆發卒不及防,有人為了搶救農作物,減少損失,在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火山灰的情況下,不顧安危搶割農作物。「每逢下雨,雨水混和火山灰變成黑雨,除會把衣服染黑外,火山灰的酸性,更會令眼睛不適。」一名災民說。
錫納朋火山自公元1600年起,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直至2010年大爆發後沉睡三年,至去年底又再爆發,更錄得每日噴發40多次的紀錄。親歷災難的居民說,爆發前數天,村民開始聽到火山發出奇異聲響,印尼當局在地質及氣象專家實地檢測後,把火山預警級別,由原本的「戒備」升為最高的「警告」,並逐步疏散居民。
蘇門答臘新聞發言人Houson Torigan表示,截至本月10日,當局共疏散24,949名居民到附近小市鎮,他們獲安排到由公共設施改建而成的庇護中心暫住。「火山現在仍然活躍,不知道災民何時才可回家」。他表示,至今有數十人不適送院,主要是逃生時吸入過量火山灰。

攝影:林亦非 撰文:呂麗嬋

房屋倒塌,庇護中心爆滿,災民Kartin一家四口,只好擠住在丈夫用以運送農作物的貨車上。

彩色底片下的景物,統統成了黑白照,鋪滿火山灰的膠椅,只隱約看到一點紅。

沉睡400年的活火山再度爆發,由高空往下望,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