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吳克儉梁振英脫貧 - 李純恩

幫吳克儉梁振英脫貧 - 李純恩

梁振英發表了施政報告之後,社會上反應各異。
政務司長說,這一次政府拿錢出來幫窮人,希望有三萬多個家庭可以「脫貧」。如果真可以如此神奇,當然是好事。但令一個家庭脫貧與否,不是每月多幾千塊錢就成的,一家人真正脫貧,包括很多因素,比如教育、工作、事業等等,這些,相信政務司長並沒有考慮,她的所謂「脫貧」,不過是這一家人的收入超越了「貧窮線」,僅此而已。
這便是這個特區政府的見識了。正因為這個「以錢為本」的見識,以至今年的施政報告封面上水蛇春長一串題目,嚕嚕嗦嗦,其中還將「年輕」寫成了「年青」。
這天教育局長吳克儉和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一起見記者,記者問吳姓教育局長:到底應該用「年輕」還是「年青」?身為教育局長,竟連這樣簡單的問題都不敢答,將之推給曾德成,理由是曾局長的「文化水平比較高」。曾局長接過話題,肯定了應該用「年輕」而非「年青」,他還說已經提醒過梁振英,但梁振英不聽,結果就「年青」出洋相了。
你看,一個教育局長,文化水平這麼低,一個特首,連錯別字都覺得無所謂,由此可見,政府總部大樓裏有很多窮得只剩錢的「貧窮戶」,政府要幫香港市民脫貧,是不是首先幫幫吳克儉、梁振英這些「窮人」,幫他們脫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