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波Kick off :美國式訓練 - 喬靖夫

開波Kick off :
美國式訓練 - 喬靖夫

上星期介紹過美國籃球資深教練Ron Ekker寫的《NBA籃球訓練法》,他是NBA派遣到「東莞籃球學校」的技術總監,對兩地籃球訓練方法的差異有深刻觀察,書中指出中國「體校式」練波太過冗長呆板,尤其到了較高程度(中學以上的訓練),仍然在個人體能和技術的磨練花上過多時間。
那麼美國式的籃球訓練是怎樣的?Ekker指出,典型的美式籃球訓練,每天只練大約兩小時左右。關鍵在於訓練項目都是接近實際比賽的攻守鍛煉,也安排很多形式的模擬比賽;相比下Ekker對中國式訓練的評價是「強調一日多練,每次都拖得很久;內容枯燥,且目的不明確」。另一大分別是比賽經驗的差距。Ekker指出,中國的教練往往為球隊安排很少比賽;相反在美國,高中球員會在暑期參加AAU(業餘體育聯盟),一個夏天打超過60場比賽;加上一般高中聯賽也有25至30場賽事,即是美國高中球員一年比賽接近100場(還未計算非正式練習賽及街球比賽),過程中吸取大量實戰經驗。Ekker很強調籃球其中兩個掌握勝負的元素:團隊合作,以及球員隨機應變的創造力,而這兩點都需要從大量實戰中培養。

看到這差異我不禁感嘆,因為不少傳統中國武術館也有相似的弊病,就是嚴重缺乏實際交手對戰的訓練,卻過度傾向一些漫長而高難度、與實際打鬥關係不大的「功力」鍛煉裏,這同樣值得檢討。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