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 題 - 張灼祥

話 題 - 張灼祥

新知舊雨聚首一堂,兩杯過後,打開了一個新的話題(之前大家嘗試找出一個可供互動的課題,卻是一句起、兩句止),在座的每一位,發言踴躍,反應更為熱烈。
資深傳媒人梅先說自己的陳年舊事:「當時女兒唸幼稚園,有一次回來對我指着她的新書說:包書,包書。對我說了一遍又再說一遍,我不為意,覺得新書不一定要包的呀。便不理女兒的要求。幾天後,我查看女兒手冊,發現有其中一頁蓋上黑豬。按理女兒禮貌十足,功課做足,為甚麼竟領了黑豬一隻。我不服氣,打電話問班主任。她說:我們着你的女兒向你說書要包好的,她說你不聽。不當作一回事,你說應不應該領取黑豬。原來女兒該做甚麼,不是寫手冊,是由女兒告訴家長的。其實,那隻黑豬該蓋在我臉上,該罰我才是。」
大學教授吳分享個人經驗:「在美國工作的時候,孩子剛進幼兒院,每次接他放學,他最喜歡與我到附近公園追逐嬉戲,遇上下雨天,我們在雨中追逐,渾身濕透,那是他最多笑聲的時刻(多年後,談起兒時趣事,歡樂時光,教授兒子說在雨中嬉戲最難忘)。到香港工作,兒子在本地唸小學。有一天,老師打電話給我,說:你的兒子總愛在雨中跑動,不怕雨淋,勸也勸不來。你可否對他說:『不可在雨中玩耍。不然的話,校方就要處罰他。』為了不想他受罰(要罰,我也得接受處分了),只好替他找另一間學校。」
歌星怡則說沒有比看着孩子放學時走下石梯級的神氣樣子更開心的了:「看着他一步一步的走下來,充滿自信的走下來(從前是拖着他一級一級的踏步下來,現在則不能拖他了,他喜歡自己一個人半跑半跳的走下來)。看着他滿臉笑容的走過來,我是知道:他在學校的這一天,過得充實。當了班長的他,很有成功感,為同學服務,他感到自豪。」
那是永遠說不完的話題,雖然各有各說,其實是相關的,大家可以即時回應的,天下父母心,說起來,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