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辦公室一族長期對着電腦工作,缺乏郁動,隨時被「周身痛」纏繞。註冊中醫師指出,坐姿及電腦擺放位置出錯,均可致頸梗膊痛及腰骨痛,上班族定時按摩穴位,有助舒緩肩頸不適,改善痛症,平時多做頸部「米」字操也有助鬆一鬆頸部的肌肉。
記者:梁麗兒
東華三院——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何文田)註冊中醫師崔劍全表示,臨床上近年因肩頸及腰背痛求診的病人比率較以往增加,並呈年輕化趨勢,相信與各類電子產品普及化有關。因肩頸及腰痛接受針灸的病人,佔整體針灸病人約六至七成,當中更不乏30至40歲的青壯年人士,部份50多歲的求診者,已受到腰頸退化,如生骨刺或坐骨神經痛困擾,影響日常生活。
長時間對電腦工作,如每日超過10小時的上班一族,最易出事,常見如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士,有機會因擺放電腦鍵盤、螢幕、枱頭電話等位置出錯,令頭部過份前傾、長時間低頭或側頸,導致頸椎壓力增加,肌肉因長時間收緊造成肩頸痛。另外,坐姿不正確,也會增加腰部肌肉及軟骨的壓力,致腰肌過份收緊及勞損,產生腰痛問題。
多生骨刺 按穴舒痛
不少人因貪方便,長時間使用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也很容易出事。崔劍全指出,因有關產品難以調校螢幕與鍵盤的高低及距離,使用者大多有寒背、頭往前下彎的壞姿勢,引發肩梗膊痛問題。
曾有一名40多歲銀行女職員,因長期用電腦入數,又因貪方便愛「單手側頭夾電話傾偈」,致頸椎生骨刺,要接受針灸治療減痛,並需重新鍛煉頸部肌肉力量,控制痛症。崔劍全表示,另有42歲男會計師,因頸痛及右手麻痹求診,他因長時間用電腦及伏案工作,致頸椎退化,頸椎生理弧度變直,並有俗稱骨刺的骨質增生,第六及第七頸椎神經線受壓。該名男子接受五次針灸治療後才有改善,並要配合多做伸展運動,及注意工作姿勢。
日常多做簡單的穴位按摩也有舒緩及減痛作用,最常用的穴位為「肩井穴」,位於頸部與肩膊位置,可改善肩背疼痛。另一穴位為位於腰部的「腎俞穴」,與肚臍位處同一水平,分別在脊椎左右兩側約兩隻手指的闊度,摩擦兩手掌心至微熱後,將掌心按壓此穴位,具治療腰痛、耳鳴等效果。
他提醒辦公室一族,日常工作應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每半小時至45分鐘抽空進行簡單鬆弛運動,如頸部「米」字操,伸展肩頸肌肉,有助預防痛症。
頸部米字操
方法:
頭部分別轉向上、向下、右上、左下、左上、右下,動作如「米」字;每個動作維持10秒,完成後返回正常水平,再做下一個動作。
示範:崔劍全 攝影:李忠浩